电力课后教学反思实例(精选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写教学反思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力课后教学反思范例(精选5篇),欢迎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力课后教学反思1
电力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内容量大,计算复杂,为此我安排了三节课,第一节课讲授电力的含义和简单的计算公式,第二节课讲授额定功率的含义和适用条件,然后用一节课讲授计算。三节课的知识内容和深度相同,但从不同角度进行强化和巩固,使学生对电力有较强的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知识的难点在于学生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比较混淆,在解题时需要反复运用电功率公式、欧姆定律公式,增加了解题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做了以下几点:首先,我做了把标记的小灯泡接上不同电压的演示实验;其次,我分析了每道题给出的条件,挖出其中隐含的条件,明确需要什么;然后我进行逐步计算,把每一步已知什么、需要什么说清楚。由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准备得还不够充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限,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掌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练习。
未来改进的建议:
1. 在讲解电器所消耗的电能时,告诉学生这是电流所做的功。
2. 第一课讲到电功率是用来表示电器耗能快慢的物理量,也讲到如果灯泡的电功率大,耗能快。
3.讲解练习时,主要指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合理选取公式及探究隐含条件,并进行强化练习。
电力课后教学反思2
第一,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和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本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演示实验(一)在220V电压下,将两盏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灯并联,学生根据灯的亮度不同,知道电流所做的功是不同的。同一时间,不同的电做功,知道电流所做的功有快有慢,能用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演示实验(二)在220V电压下,将两盏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灯串联,学生根据亮度不同,分析得出电做功和电功率不同。与灯上标示的功率对比,发现不符,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发现电功率与电压有关。在课堂上尽量多安排动手实验和自主探索。 因此,本课将不同电压对电功率影响的观察实验改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实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实验设备,提出自主探索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升华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2、电力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电力计算复杂,计算公式众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以往的教学往往是一次给学生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消化,老师无事可做。但学生很难消化,方法虽然多初中物理电路教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很重要,学生需要学习最基础的。因此,在第一节课中,除了电力的定义公式外,只让学生掌握两个推导公式:一个是电力公式P=UI,另一个是电阻公式R=U2/P,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其他公式在第二节、第三节课通过练习让学生慢慢掌握。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3、将自主学习与合作研究相结合。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公式、变换公式、符号、单位、意义等;通过小组合作研究,让学生了解不同电压对电功率的影响;让学生体验科研的过程,学会合作学习,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喜悦。
4、基于目标的评估练习设计,有效检验目标达成情况。练习设计充分体现基础性、典型性,能有效检验各环节目标达成情况。课后课内目标测试题的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达成目标的喜悦。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总结与反思,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电力课后教学反思3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的媒体素材支持、教师演示实验与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和生生讨论等形式,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即学生掌握了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公式及相应的适用范围,知道了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区别,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还通过动手实验体会到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它的实际功率,而实际功率直接表现在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和通过灯泡的电流的变化上。师生围绕“更换合适规格的灯泡”、“如何省电”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互动,学生收获颇丰,达到了物理课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课程目标。过多考虑课程内容有时并不一定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对学生关注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认为需要改进:
1、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在黑板内容与媒体内容的交互上做出进一步的选择,避免因过多的重复而浪费过多的时间,无形中压缩课堂容量。
2、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过程的主导者,主要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替代”,让学生“想什么说什么、说什么写什么、写什么做什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实验是物理学的特色初中物理电路教学,可以穿插在课程中,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也可以作为整个课程的开始,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线索,贯穿整个课程,各有千秋,在教学中可以大胆改组,大胆尝试,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
和还在学习阶段的学生一样,我在教学技巧上也有无止境的学习。说白了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群体在不断变化发展,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在今后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会不断探索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争取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也让我的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
电力专业四年级下课后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这部分内容公式较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记忆困难,容易混淆。尤其是计算量大,数字难算,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不知从何下手。
在教学如何比较用电快慢时,我采用直观的方法,用电能表直接演示不同用电器与电能表的连接,学生观察铝盘转动的快慢,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能表铝盘的转速与用电器的转速关系。并引导学生用类比小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来比较用电快慢,从而克服了学生只能在书本上找到的两种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电力的意义。
由于新版教材对电功的处理不够到位,而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经常会把电功和电力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将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并要求学生进行区分。叶衡老师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很好的解析,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两个概念。
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来说,计算有些困难,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准确找到量,记不住公式,乱用。在教学预习时,我强调学生要注意书上的例子,通过例子加深对量的理解,并根据例子记下用什么字母来表示物理量,单位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区分每个物理量和单位,加深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每天上课前,我都会把公式记下来,并对基本公式进行变形,加深学生的记忆。总之,通过这堂课的以上反复学习,我班的学生基本都学会了。
电力课后教学反思5
“电工与电力”在中考中非常重要,占有重要的比重,但学生往往在这方面学不好,丢掉不少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知识,提高学生对这门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我开设了这门公开课。为了这次公开课,除了平时的准备,我还在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真听取了听课老师指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现在,我把这门课后的一点感受和体会写下来,以便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本课是中考物理中电学专题的复习。“电学实验与电功、电力综合计算”知识在中考中非常重要,占有重要的比重,主要涉及电学实验的复习与总结,电功、电力概念、公式、规律的总结,电学知识综合运用的整合与提高。提高学生解决电学实验问题的能力,掌握综合运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基础知识,也是中考物理必学的知识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本章的知识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是学生中考经常丢分的地方。为了突破本章的重点难点,在这一节的复习课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用精美、充实、生动、贴近现实的课件辅助本课的教学,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复习目标和任务。我觉得本课比较可取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精心准备了精美、充实、生动、逼真的课件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
由于这一块知识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知识点比较多。比如很多学生在做电学实验时经常犯的错误,比如连接线、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flash格式的电学画板,现场演示了电学实验(如伏安法测电阻)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现场思考、参与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做这个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对初中所有的电学实验进行了总结,让学生能够比较完整、系统地掌握整个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像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图像法这一直观有效的数学工具,用数据来处理复杂的物理问题。学会利用图像对图像本身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推断、分析,形成科学的结论。
二是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复习物理知识点,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例,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复习掌握知识的目的。
3、本课容量较大,但能抓住中考复习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复习清晰有条理,知识点复习全面,讲解到位。
讲完这门课,我也认识到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改进。比如,在电学分析电路故障时,例题比较少,可以多加些例题。另外,课堂教学速度较快,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放慢速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这样会事半功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不足之处,努力坚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和科学实验探索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