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电容的概念1、理想电容
电子电路中有四个基本物理量:电压V、磁通量φ、电流I、电量Q; 这四个物理量构成了电路的理论基础。 我们通常使用的电阻、电容、电感器件的特性都是由这些基本量推导出来的。 通过推理得到。 从电磁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V和φ与Q和I之间的关系如下: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第三个方程——法拉第定律:曲面上磁通量的变化率等于感应电场的环流电流(记住:磁场与电流密切相关); 简单的说法是:感应电场等于单位时间内磁通量的变化,即:V=dφ/dt或dφ=V*dt。 电磁学通论:单位时间(t)内通过导体任意截面的电量(q)称为电流强度(I),即I=dq/dt; 或 dq=i*dt。
如上图所示,四个基本物理量成对组成四象限关系图,分别对应电阻、电容、电感和忆阻器四种基本电路元件。 让我们看看电容器是否解决了这个问题:
电容器:C=dQ/dV,是指在电场中储存电能的无源电子元件。 它是储存电场能(静电场能)的容器; 电容的单位是F,1F的意思是:元件两端改变1C的电量,就会导致1V的电压变化。
——同样对于电容器来说,电容也是Q(电荷的变化)相对于V(电压的变化)的曲线的斜率(因此有些电容器对电压值非常敏感,电容值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很大)外部电压增加。品种)。
因此,电容是: 由两个导体组成。 任意两个导体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电容。 其本质是衡量两个导体在一定电压下储存电荷的能力; 在一定电压下,能存储的电荷量越多,这对导体的电容就越大。
——只要有两个导体不短路,施加电压后就会有电荷积累,那么它们之间就会产生电容; 一定要记住这个条件,后面不同电容的出现方式是超乎想象的,这是唯一遵循标准的方法。 稍后将在“电容器原理”和“信号完整性基本主题”中详细解释。
——C=ε0*εr*A/d,C:电容; ε0:真空介电常数; εr:相对介电常数; A:电极面积; d:电极距离。
2. 理想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以静电场能(电场能)的形式存储能量。 理想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突然变化。 我们还通过两种电压模式来看电容的特性: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
当在电容两端(中间有电阻R)加直流电压时:上电瞬间,电容在电路中呈现低阻抗状态,电容快速充电(大电流) ),电容两端相当于短路; 那么电容两端电压非线性增加(指数曲线),RC充电时间常数为τ=R*C;
——当达到RC充电时间常数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达到施加电压的0.63倍。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施加的直流电压(理论上,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始终小于施加的直流电压,即永远不会充满电)。 此时流过电容器的电流为0,电容器相当于开路; 此时,电源释放的能量,以静电场能量(电容器两端添加的电荷)的形式存储在电容器中。 当在电容器上施加交流电压时,电流相位超前电压相位 90°。 电容阻抗 小电容是用来“通高阻低”的。
2.关于电容原理
理想电容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图如下图所示。 其阻抗为 Z(jω) = 1/jωC = -j/ωC,因此我们可以看到:
电容器阻抗的大小| Z(jω)| = 1/ωc 随频率线性减小,斜率为 -20dB/十倍频程(对数标度); 电容的相位角在所有频率下都是-90°(相位角的定义,虚轴如何旋转,别忘了~)。
当然,电容和电阻一样,不仅仅是理想的电容特性,而是电容、寄生电阻和寄生电感的综合体; 并且不同类型的电容器的特性也不同。 例如:容量较大的铝/钽电解电容(10uF级~10uF级)可用于储能。 陶瓷电容的电容量比较小(pF级~数百uF级),但寄生电阻(ESR)很小,可以用来抑制EMI辐射。
但本质上,电容器可以看作是一堆被电介质隔开的平行板,如下图所示;
电介质中的损耗(极化和电阻损耗)由并联电阻 Rdiel 表示;
——这个电阻值很大,在电容器中表现为漏电流,在电容器模型中可以忽略不计。 平行板上的寄生电阻由下式表示:
——平行板金属材料的寄生电阻很小。 对于小型陶瓷电容,其值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陶瓷电容的规格上通常看不到ESR参数。 电容器引线上存在一定的寄生电感和电容,分别用:Llead和Clead表示;
——这些寄生电感和电容的大小取决于引线的结构。 Clead一般比理想电容C小很多,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电容器的等效电路由C、Llead、Llead串联组成,称为等效串联电阻或ESR,故为Rs(ESR或Rs并不总是恒定的,而是随频率变化,即下面会详细介绍。)
如下图所示,可得电容等效电路模型的阻抗Z(jω)=1/jωC+Rs+jωL=(1+jωC*Rs-ω²C*L)/jωC。 由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1个极点(分母为0的点:ω=0),2个零点(分子为0的点,忽略电阻的影响,零点为:1/(2π √LC),电容随频率变化添加过程如下:
该电路的行为类似于直流开路;
——电感Lead是短路,电容C是开路,所以串联后呈现开路状态。 随着频率的增加,容抗在模型中起着主要作用(极点的作用),因此它随频率以-20dB/10倍频率的速率线性下降。 电容器的电路模型表现为电容性(相角接近 - 90°); 直到频率增加到f0= 1/2π* sqrt{Llead*C},电容器的容抗等于电感的感抗(阻抗值相等且符号相反,因此它们抵消互相出局)。 此时,电路的总阻抗为Rs(ESR); 此时电容器的电路模型表现为阻性(相位角为0°);
——f0称为自谐振频率点。 频率持续增加。 此时,感抗在电容电路模型中起着主要作用。 随着频率的增加,阻抗幅度以+20dB/10倍频率的速率增加。 电容器的电容模型表现出电感性(相位角接近 + 90°)。
——如何判断电路是电容性、电阻性还是电感性? 主要取决于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即阻抗相位角:如果相位角为0°,则为阻性。 若相角0°为感性(90°为纯感性); 相位角反映了阻抗中电容、电阻、电感之间的比例关系。 同学们需要仔细看看~对于很多应用,例如:电源滤波需要考虑电容的低阻抗来旁路噪声电流,所以最佳频率点必须在电源的自谐振频率点f0附近电容器; 然而,电容器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电容性、电阻性和电感性。 如果电流噪声频率高于电容的谐振点f0可以吗? 换句话说,电容只能滤除自谐振频率f0以下的噪声吗?
——我个人认为电容是电容性的或者是电感性的,对滤波没有任何作用。 即噪声频率可以高于f0,可以有很好的滤波; 对于常用的设备电源滤波/去耦应用电容c的单位,我们需要的电容器是该频率下对电源电流波动(噪声)的响应速度,是此时电容器阻抗的大小,而不是该阻抗的属性。
下右图为相同材料、相同封装、不同容值的电容器的二阶阻抗-频率特性。 我们的定性分析如下:
电容值越小,低频段阻抗越大;
——根据电容阻抗计算公式:Z = RE + jω *(Llead- 1/ω²C) ≈1/jωC,在相同信号频率(ω相等)下,C越大,阻抗越小(电容特性)低频段效应占主导地位)。 电容值越小,自谐振频率越大;
——自谐振频率点 f0 = 1/(2π* sqrt{Llead*C} ),假设相同材质、相同封装的电容具有相同的 Llead 值:则 C 越大,自谐振越小频率点f0为; 而C和f0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来。 例如,如果C增加10倍(如上图所示:0.1uF和0.01uF),那么自谐振频率点f0将相差sqrt{10} = 3.16倍。 对于不同电容值的电容器,自谐振频点右侧(高频段)的曲线重叠;
——如上分析,自谐振频点后,电容器呈现出电感特性:Z = RE + jω *(Llead -1/ω²C)≈jωLlead。 其阻抗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寄生电感Llead的大小,而相同材料和封装的电容器的寄生电感值非常接近,并且如电容器阻抗曲线所示,阻抗曲线向右自谐振频率点相同。 电容值越小,Rs(ESR)呈现上升趋势;
——电容器的ESR取决于电容器本身的材料、结构和封装,也与电容器的工作频率有关(参见下节“电容器参数”)。
寄生电阻和寄生电感对器件结构、封装以及电容器本身的尺寸有很大影响。 为了减少寄生电阻和电感,最好采用小封装和贴片电容。 不同的电容器有不同的阻抗-频率特性曲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硬件设计应用来选择不同电容量、材料、封装的电容,以达到最合适的效果。
三、电容器特性 1、电容量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电容的概念,即:电容是由两个导体组成的,其本质是衡量两个导体在一定电压下储存电荷的能力。 任意两个导体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电容。 电容C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单个导体上存储的电荷量(Q)与导体之间的电压(V)之比,C=Q/V。
——如果两个导体之间没有直流通路(电位不相等),那么它们之间就存在电容,其阻抗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在高频时,阻抗很低; (任何导体包括:线、面和其他导体)。
如下图所示,从电容的定义来分析:在一定电压下,能够储存的电荷越多,一对导体(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 虽然电荷和电压的关系是用电容的定义来表达的,但这对导体(电容器)的电容与外部施加的电压没有关系; 电容取决于一对导体的几何形状以及导体之间的关系(电场通过的介电材料的特性:与电容器板的有效面积和电容器板的介电常数成正比)绝缘介质,并且与板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C = ε0*εr * A/d。
ε0:真空状态下介质的介电常数(=8.85×10-12 F/M);
εr:相对介电常数;
A:电极面积(m²);
d:介质厚度(米)。
如上图所示,对于理想电容器,两个导体之间不存在直流路径。 只有当导体之间有电压变化时,电容器中才会有电流(位移电流)流过:I = ΔQ/ Δt = C *dV/dt; 在导体之间给定的电压变化率下,电容是: 以相同的变化率衡量导体之间产生的电流量。
——我们需要明白,电容电流并不是通过电容器本身的实际传导电流,即不存在真正的载流子(电子或空穴)从电容器的高电平端导体流经电容器到电容器内部。低电平端导体。 该电流就是位移电流。 从这个角度来看,位移电流似乎是一个为了方便理解电容电流而虚构的概念,但实际上位移电流是真实存在的。 虽然没有自由电子通过,但它会像其他电流一样在周围产生电磁场。 关于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的概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学习。
2、介电常数
ε0 是真空状态下的介电常数,也称为真空介电常数或电常数(电磁物理常数)电容c的单位,由库仑定律引入(F = k*(q1*q2)/r², k =1/(4πε0)),为反映真空中两个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常数。 同时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ε0*μ0 = 1/C²,即真空中光速C = sqrt{1/ε0*μ0}(详细推导见后续《信号完整性基础知识》) ”章节)或ε0 = 1/(C²* μ0),其中μ0是真空磁导率(在后续“电感器原理”章节中解释)。
那么相对介电常数εr是多少呢?
既然是相对介电常数,就意味着它是相对于真空介电常数而言的,是一个相对量,介电常数值>1(真空介电常数最小)。 相对介电常数表征介质材料极化强度的物理参数,反映导体间绝缘材料增加电容的材料特性。 相对介电常数也表征了材料的蓄电能力,也称为相对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 这些说法比较难理解:什么是材料的极化? 为什么会导致电容增大? 让我们扩展一下:
任何物质/材料在电场中都会被极化:如下图的电容模型所示(这是极化的示意图。对于绝缘材料来说,它们的正负电荷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移动(只能绕着原子走) ) ),并且不能自由移动),板之间的材料处于电场中。 原本呈中性的材料由于受到外部电场力的作用而形成电偶极子:材料内部出现感应电场,破坏了原有的电场。 中性状态,这种现象就是极化(我敢打赌你一定要看三遍以上才能明白~)。
——绝缘材料由电子(负电)和原子核(正电)组成。 只要施加外部电场,材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极化。 偏振程度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特性。 同时,极化电场的强度与外部电场有关。 成比例的; 如果中间介质是金属导体,那么理论上它会完全极化(完全抵消外部电场),所以金属导体的相对介电常数r理论上是无穷大。
举个栗子(这个栗子有点重~),假设在电容两端施加一定的外部电压:
1、若处于真空状态(无介质材料),其电场强度为E0;
2、当有介质材料时,施加的电场强度为:E; 材料极化电场强度为:E';
——材料的极化电场强度与外加电场强度相反。 作用在导体之间的实际电场强度为:E - E',相当于作用在导体之间的实际电场被削弱。
3. 可以得到相同外加电压下的电场强度关系为:E - E' = E0; 即有介质材料时导体电荷Q=材料极化电荷Q'+真空态电荷导体电荷Q0; 因此根据C = Q/V,电容会增加。
——如果要使介电材料的电场强度与真空介质的电场强度相同,那么导体的两极需要更多的电荷,即在相同的电压V下可以储存更多的电量Q(因为部分电压 V 被内部电场抵消)。
——这部分关于材料的“极化”,是电容器能够成为电容器的核心原因。 如果看不懂,可以看两遍,然后再思考。
4、相对介电常数εr表示在介质材料包围的相对真空状态下电容增加的比例:εr=C/C0=Q/Q0。
下图显示了常见物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我们可以看到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仅非常接近1)。 因此,一般情况下,可以参考与空气的对比试验来确定不同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相对介电常数。 原则上,相对介电常数越大,我们就越能制造出容量/体积比更大的电容器。 但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 相对介电常数只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方面。 详细内容将在下一章“电容器的分类”中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