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力的平衡》课是苏科版八年级版第九章的第一节。 学生根据第 8 章中建立的力概念来学习。两力平衡是平衡物体上的力的最简单方法。 该情况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为后续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力与运动、压力、浮力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这一课意义重大。
根据学科特点、教材、课程标准和新课改教学理念。 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本课设定了以下目标:
(1)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理解平衡力的概念
(2)了解两种力平衡的条件
(3)知道两个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4)、能够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通过观察和论证实验获得二力平衡条件,进一步了解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索和欣赏等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体验自然现象的美与和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两种力量的平衡是本章的重点。 是以后分析物体受力、学习压力和浮力、分析力和运动的基础。 因此,两种力平衡的条件是本节的重点。 初中生的推理能力普遍停留在经验水平,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完善,对物体所受平衡力的分析判断相对盲目。 因此,利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在第8章中,学生建立了力的概念,了解了弹性、重力和摩擦力,能够画出力的示意图,知道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 这些为本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2.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现有基础
当学生学习有关速度和密度的知识时,他们对控制变量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应用。 他们可以将类比转移到本课中,通过比较、概括和归纳得出结论。 这些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方法论基础。
3、学生思维障碍
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认识存在一定的错误。 如果一个物体静止在空中,而你想让它以恒定的速度上升或下降,那么拉力必须大于或小于物体的重力。 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学生在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平衡力的大小时出现思维困难。 学生已经了解了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在大小方向上具有共同特征。 学生很容易感到困惑,难以分析物体所受的力。
根据教材内容、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和我校实际情况,采用观察法、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使用多媒体图片,列出生活中的例子,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它们是受到力量的作用吗? 哪些力量受到作用? 讨论总结了力平衡、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等几个概念。
引导学生从三要素两力出发进行探索; 启发学生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演示和探索两种力平衡的条件:介绍实验装置并讨论操作方法。
总结一下两个力平衡条件: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将实验结论归纳为:全等、等大小、反向、共线。 这使得学生更清晰、更容易记住和使用。
(1)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可以保持静止,也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不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
(2)比较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异同
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正确进行受力分析。
学以致用。 物理课程来源于生活应用和实践。 关键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从平衡力的判断、方向和大小的应用等方面设置了练习,使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 。
1.平衡状态、平衡力、二力平衡
2. 两种力平衡条件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
4. 两种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初中物理杠杆说课,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去粗取精、条理清晰、条理分明的能力。 可以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形成知识网络初中物理杠杆说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上课时间有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一定量的作业有利于知识内化和能力提升。
以上是我根据课程标准、学术情况、学科特点的教学设计。 请老师批评指正。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两力平衡”讲义】相关文章:
《两种力量的平衡》6个教案合集05-21
《两种力的平衡》教学的思考(8篇总篇)05-26
高中物理讲义02-17
杠杆平衡讲义 11-02
二年级物理讲稿范例01-17
初中物理课稿01-14
八年级物理课手稿11-05
江苏教育版八年级物理讲义01-19
《力》物理教学课件11-25
二年级物理《压力》讲义(5篇通用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