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笔记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
3. 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不同的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4. 噪声的危害和防治: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5.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6. 光速和声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每秒约30万千米。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8.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所成的像是虚像。
9.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也减小。
以上只是初中物理的部分知识点,建议查阅专业资料或咨询老师,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例题(一)
知识点:物态变化
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 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 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2)构造:玻璃管、玻璃泡、刻度。
4. 使用方法:
(1)让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让整个泡浸入液体);
(2)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5.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①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热,如:冰化成水。
②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热,如:水结成冰。
③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A、蒸发: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要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是缓慢的,如:人出汗、湿衣服变干。B、沸腾: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只在沸点,和一定量(大量)的水发生的情况。
④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要吸热,如: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等。
⑤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如:雾、露珠的形成等。
⑥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如:霜的形成等。
例题:(20XX年XX市)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洒在地面上的水会慢慢蒸发掉 B. 冬天的早晨草木上出现的霜C. 夏天的早晨大雾弥漫 D.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上粘着“白粉”
答案:C
解析:A、洒在地面上的水会慢慢蒸发掉是水变为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冰棍上的“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选C.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