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浙江大学十二学院第1370次推送
距离基础数学考试还有3天!
你好? 你还在雾里吗?
有信心吗?
无论如何,时小欣还是有信心的……
于是我紧急联系了两人
冬季学期资讯类前10名学术大神
闪烁奔腾拉着我们的手
有需要的同仁,快来看看吧——
基础数学
考试准备指南
李俊凯同事的建议
1. 如何审核
① 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记住公式
短短一个学期,我们就学了热力学、电磁学、相对论,接触到了很多知识点和概念。 因此,备考的第一步就是复习我们所学的知识。 每个部分都可以以网络的形式建立。 展示各章的要点、联系和差异,对整体知识结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化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有很多公式需要经常使用,所以背公式也应该是备考的前期工作; 公式的记忆也有一定的方法,比如角度和直线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很容易地将我们已经熟悉的粒子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推广到质心。 例如,高斯公式和电场、磁场的分支定理可以一起记忆,分析差异时加深。 印象和理解。
②理解并掌握公式
数学中的公式是对某种现象的深刻概括,是数学的骨架。 因此,复习完知识点和公式后,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推荐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自己推导公式。 数学中公式的起源往往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推演过程。 自推导公式不仅可以复习其他知识,还可以了解公式创建的条件以及推导过程中每个数学量所代表的值。 化学的意义可以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记忆更可靠。 更重要的是,推断化学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化学的发展角动量定理公式推导过程,培养数学思维,无论是对于考试还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用;
二是用课堂上最简单的例子来应用公式。 最简单的例子往往直接与公式挂钩,可以直观地凸显公式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各种化学量之间会有联系。 更深层次的掌握,但是这些应用会带来成就感,体会到公式在解决问题中,或者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我们对公式的掌握。
③ 建立模型
这有点面向测试。 许多数学问题都有模型。 复杂的问题只需使用更多的模型即可。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积累模型非常重要。 例如平板、圆柱体、圆柱体、长直线等上电场、磁场的分布,以及存在电介质、磁介质的情况,都是一些模型。 大多数试卷都是围绕这个模型开发的。 如果能把模型记在心里,做题的时候思维会更顺畅,同时对公式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加深,达到看完模型就能还原的状态的问题。
④ 问题与总结
对于考试来说,做相应的题固然重要,但做完题后的反思和总结更重要。 对于不会做的题,要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查漏补缺; 对于错误的题,不仅要找到错误的原因,还要思考如何避免上次的错误; 这样,你才能在做题的过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达到练习的疗效。
2. 备考材料的选择
①教材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选择的教材非常扎实,整个脉络非常清晰,公式的由来和推论也非常清晰,而且对规律的解读和解释也非常好,所以对于自己来说对于薄弱的知识点,阅读教材的相应部分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 对于记不太清楚的公式,看看课本上的推理过程和一些解释,让记忆更加生动。 因此,教材是备考过程中的一大宝藏。
②注意事项
注释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使用:
一个是刚开始准备考试的时候,因为笔记通常会记录课堂上最重要的部分,所以用笔记来打通知识脉络会更加高效,同时也可以复习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比较重要的一点,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另一种是当记忆混乱或者忘记某个知识点时,通过笔记来定位自己忽略的知识点会更准确,然后通过与课本的对比得到深刻的反省,并记录下来。你在笔记中反省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某个问题有更透彻的理解,并且上次的同类型问题你会很熟悉。
③ 考试题
不用我多说,学习部组织的考试题也是非常好的备考材料。 我们需要通过做题真正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备考,提高效率。
3. 要点及测试点
首先,你需要掌握重点和测试点。 做完几套试卷后,通过看教材目录或者自己的笔记就可以大致复述出考试的重点内容和考试的水平。 程序水平的掌握需要自己的经验,看别人提纲的疗效可能并不显着。
其次,你还应该有老师发的备考讲义。 上面的考点总结比较简洁,也很全面,对于掌握考点有很大帮助。
最后,根据我个人的观点(可能不一致),重点可能是:运动学关系、牛顿第二定理的应用、函数关系、动量定律、角动量定律、质情感系统运动与质心质量、洛伦兹变换、质能公式、库仑定理、高斯定律和电磁场分支定律、电介质和磁介质的极化等。
四、注意事项
① 不建议在整理知识点之前就开始刷题
这种知识会很分散,不系统,很难运用; 但不建议整理完知识点后不做题,因为知识的应用可能不熟练角动量定理公式推导过程,所以考前做题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