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物理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流体性质。包括流体静压力、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管流、湍流等。
热力学。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有效利用、环境温度场和流传质学等。
流体力学。包括流体平衡方程、液体附液层的基本概念和现象、边界层的作用、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气体流动的微分方程等。
噪声控制。包括噪声传播规律、噪声衰减、噪声反射、噪声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等。
环境物理学基础。包括环境电学、环境光学、环境声学等。
此外,环境工程物理知识点还包括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技术,包括物理处理法、热处理法、土地填埋法等。对于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也需要进行了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具体的信息。
题目:某污水处理厂需要过滤掉水中的悬浮物(SS)。假设该厂使用了一种机械过滤器,其过滤介质为滤布。已知该过滤器的过滤速度为200m3/h,滤布的孔隙率为10%。
1. 过滤机理:过滤过程中,悬浮物通过滤布的孔隙被截留,从而实现分离。
2. 过滤速率:过滤速率是衡量过滤器处理能力的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过滤器通过的水量(m3/h)除以滤布面积(m2)。
4. 悬浮物去除效率: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可以通过悬浮物去除效率来衡量,其定义为经过过滤后的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与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之差与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之比。
现在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
已知过滤器的过滤速度为:200m3/h
已知滤布的孔隙率为:10%
根据过滤速率公式,可得到滤布的面积:
$200 \div (1 - 0.1) = 222.2m^{2}$
根据悬浮物去除效率的定义,可得到经过过滤后的水中的悬浮物浓度:
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 × (1 - 70%) = 30%
所以,经过过滤后的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为:
$30\% \div (1 - 1/2) = 60\%$
因此,经过过滤器处理后,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减少了大约60%。这个数值可以作为评估过滤器处理效果的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