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跟高一学生和家长说明一下:高中不同于初中,教学进度是学校自主掌控的,越优秀的高中,教学节奏越快,为备战三轮高考复习而奔波。
不同学校的教学进度不一样贝语网校,所以月考卷的考试范围必然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第一个月的教学内容是必修课1的第一章(导论)和第二章(匀加速直线运动),难度不是太大。时间方面,大多在11月1日之后。本文就按照这个范围,整理了考试的重点难点内容,同时也提醒大家一些常见的考试陷阱,内容如下:
1. 定时器实验是必然要测试的
借助点计时器可以求解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两个物理量:1.中间某点的瞬时速度;2.加速度a的基本公式为△s=aT²,注意△s表示相邻两个T之间的位移差。逐次差分法公式比较复杂,考试前请先看一看。
另外,请注意选择50Hz交流电。实验时一定要有尺子,记住不需要秒表。下面的链接是我之前上传的视频,太压缩了,不太清楚。有机会我会重新上传。
2. 最后一个问题涉及多个物体和多个运动过程
必须是涉及多个物体运动的问题(如追赶运动、相遇问题等),或者是实际情况中匀速加速运动的问题(如电梯升降等)。同学们要画出不同时刻的位置关系图,并在图中标出不同物体的位移关系。这类题型说起来容易,但还是需要多看多练。请仔细阅读《物理自诊题》主题一例一、例五、例八、例九;主题二例九;
3.图片题为必填项,不少于两道。
注意是vt图像,还是xt图像,还是其他图像,如果一道题涉及到多个图像,一定要搞清楚这些图像之间的关系高一物理月考试卷,请仔细阅读《物理自诊题》题目3例5,例7,例9,例10;
4.△s=aT²实际应用
上述公式最好结合vt图来理解,详情请阅读“身体自我诊断”专题1例7。
5.巧妙运用平均速度公式
请仔细阅读“身体自我诊断”专题1、例6、例8
6. 如果问题的条件不完整,则使用假设方法
假设法与分类法相结合的题目是本部分的难点。分类讨论往往需要较多的已知条件,需要分别计算两三种可能的情况。假设规则是在条件不满足时,假设条件,然后进行分类讨论;在同学们心中,太抽象、太吓人,难以下手。本部分有一道很典型的题目,请大家认真阅读,认真思考《物理自诊题1》中例4的解题思路。不但要会解这道题,更重要的是掌握解题思路和规律。
7、匀速减速直线运动被认为是初速度为零的匀速加速直线运动。
这种逆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掌握(高二、高三有很多类似的考题方式,知识点变了考题方式没变),考试时要根据题目的不同情况来做。遇到类似问题时高一物理月考试卷,要优先采用这种方法,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请仔细阅读专题《物理自我诊断》1例10
8. 教材中基本概念的考察
大部分都是填空题或者选择题,比如什么情况下可以认为是一个质点?距离和位移有什么区别?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有什么关系?再比如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是有方向性的,而标量没有方向性的。只要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就是一个加速过程(即使加速度在减小,也还是在加速,只是加速度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大家注意“限位孔”这个术语,打点定时器就是限制纸带运动的,写不出来就烦人。50Hz交流电,先通电开始打点,再松开纸带。小细节很多,这里很难一一概括。
特别提醒:计算题中求解的所有向量都必须有正方向。
9. 曝光的意义
看《身体自我诊断》主题2的例3,结合日常生活中用相机拍照的常识来理解。
另外,灵活运用匀加速直线运动三大方程和平均速度方程是提高解题速度的关键。
三个均匀速度方程的使用规则:
若 t 可用或 t 为必需,则优先选择前两个;若 t 不可用且 t 不是必需,则优先选择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