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透镜成像规律图表如下:
一、实验目的: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 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原理:
1. 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2. 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实像。
三、实验器材:
1. 凸透镜(不同规格)、光屏、支架。
2. 蜡烛(不同规格)、白纸、尺子。
四、实验步骤:
1. 调整支架,使凸透镜和光屏在同一高度。
2. 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3. 观察并记录成像特点,得出规律。
五、成像规律:
1.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 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4.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 实像可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六、注意事项:
1. 移动蜡烛和光屏时,要调整好凸透镜的高度,保持不动。
2. 调整好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后,再移动蜡烛,找到清晰的像。
3.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更换不同规格的蜡烛进行实验,观察成像特点是否一致。
以上就是八年级物理透镜成像规律图表,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成像规律以及注意事项。通过这些图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题目: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对凸透镜成像特点的理解。
二、实验器材
1. 凸透镜(焦距为f)
2. 光源(如灯泡)
3. 光屏(用于接收光线)
4. 支架(用于固定光源和透镜)
5. 尺子(用于测量物距和像距)
三、实验步骤
1. 将光源和凸透镜固定在支架上,调整光源和透镜的距离,使光源正对透镜。
2. 将光屏移动,直到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3. 使用尺子测量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
4. 改变物距,重复步骤1-3,共进行5-10次实验。
四、实验数据及图像
| 序号 | 物距(u) | 像距(v) | 像的性质 | 像的倒正 | 位置关系 |
| --- | --- | --- | --- | --- | --- |
| 1 | 5cm | 无 | 暗区 | 暗区 | 无 |
| 2 | 10cm | 无 | 无 | 无 | 无 |
| 3 | 15cm | 无 | 无 | 无 | 无 |
| ... | ... | ... | ... | ... | ... |
| 6 | 20cm | 大于f小于2f(7cm
| 7 | 30cm | 大于2f(大于2f)| 倒立缩小实像 | 实像在光屏中心以外,光源和透镜之间距离小于光屏中心到透镜的距离 | 光屏上无像,移动光源可看到一个亮斑在移动 |
【请在此插入图表】
五、实验结论
1.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实像与光源和透镜之间的距离小于光屏和透镜之间的距离。实像位于光屏中心以外。
2. 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实像与光源和透镜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倍焦距。实像位于光源和光源与光屏之间。
3.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光屏上无像,但移动光源可看到一个亮斑在移动。此时,光源通过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4. 当物距在一定范围内时,光屏上无像,但可以通过移动光源找到一个清晰的暗区。此时,光源通过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通过这个例题,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八年级物理中的透镜成像规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