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常用方法汇总包括:
1. 整体法:把几个物理过程看成一个整体,从整体上研究运动状态的分析方法。
2. 隔离法:把要研究的某个物理对象从相关的物体中隔离出来,从局部研究其运动状态的分析方法。
3. 图像法:用图线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方法,常常与数学方法相结合。
4. 极端假设法:对事物进行起因分析时,把事物极端化进行假设,从而找出事物本身规律的方法。
5. 逆向思维法:把思维顺序反过来,顺着问题的结果去思考,进行归纳推理的方法。
6. 归纳推理法:通过对个别事物的实验结果或数据分析,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方法。
此外,还有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科学探究法等也常用于物理学习。具体方法的使用需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情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近年高考物理真题以获取更直接的方法使用体验。
例: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高为H处以初速度$v_{0}$开始下落,运动过程中受到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f$作用,小球与地面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
(1)若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反弹的高度为$h$,求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
(2)在第一次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小球损失的机械能。
【分析】
(1)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联立求解即可。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
(1)设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前的动能为E_{k},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动能为E_{k}^{\prime},由动能定理得:$- (mg + f)(H + h) = 0 - E_{k}$,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 f = ma$,解得:$f = \frac{mg(H + h) - m\frac{v_{0}^{2}}{2}}{H + h} = \frac{mgH}{H + h}$。
(2)第一次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小球损失的机械能为:E_{k}^{\prime} = E_{k} - \frac{1}{2}mv_{0}^{2} = \frac{mgH}{H + h} \cdot \frac{v_{0}^{2}}{2}。
上述例题中,我们使用了模型法,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理想化模型,从而方便我们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