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
粒子系统的角动量定律有几种形式。设粒子系统中第i个粒子的质量为mi,位置矢量为ri,速度为
,外力为Fi,则静止点(惯性系原点)的角动量定律为
(1)
这是基本的方法。 刚体也有角动量定律:
(2)
在
是质点i相对于刚体C的位置矢量和速度。质心是一个动点,但它很特殊,因为它是系统的平均位置(以质量加权),或者说质心的一阶原点矩质量空间的位置分布。 式(2)左边的“反作用力偶的角动量”可以看作是某种二阶中心力矩(如果把速度换成矢量半径)。 如果对于其他运动点P,角动量定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就会多出一项:
(3)
在
是质点i相对于动点P的位置向量和速度,rCP是刚体相对于点P的位置向量。这里多出来的一项是因为动点有加速度,所以当换成a非惯性系统,每个质点也受到惯性力。
它是惯性力和扭矩的总和。 若动点为刚体,则rCP=0,惯性力与力矩之和为0,式(3)右边第二项不存在。
对于质心的情况,上面的每一个定律都有更具体的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但此时对于瞬心也有角动量定律(或旋转定理)。文献[1]来自质心绕瞬心的动能定律
(4)
(P为瞬心,MP为质心所受绕瞬心的力矩,IP为质心绕瞬心的转动力矩,ω为质心角速度),得到质心绕瞬时中心的旋转定理(角动量定律):
(5)
这个定理的理解有一定的障碍:瞬心是静止的(一个突然静止在质心上的点),但它也在运动(空间的极点是瞬心相对于质心的轨迹)固定系统)。 怎么理解呢? 有更常用的方法吗? 如何从通常的粒子系统动力学中导入? 这就是本文所关注的。
2 参考点变化时的角动量定律
仔细考虑后,你会发现这是改变参考点的问题:参考点是静态的,所以不涉及速度的参考系变换; 但不同的静态点在不同的时间被用作参考点,所以称为参考点变化。 (与此类似的一个概念是力点的变化,不是力点的位移,不做功。)
下面推论。对于粒子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粒子i,假设它所受的外力之和为Fi,所受的内力之和为fi,则根据牛顿第二定理,我们有
(6)
假设一个参考点P(见图1),粒子i的相对位置向量为
(7)
一般情况下,参考点被选中后不会被替换。 有 driP/dt=
.但是如果有参考点变化,那么
(8)
在
为参考点的变化率。利用相对位置向量riP对式(6)左边进行交叉乘法,得
将其与索引 i 相加,并注意内部扭矩的总和成对抵消
,可用的
(9)
在
是相对于参考点 P 的组合外部扭矩,
(10)
是粒子系统相对于参考点P的弱冠动量。式(9)是参考点变化时的角动量定律。
考虑下面的另一种理解方式。 定律(9)也可以理解为参考点移动时的角动量定律,但是在估计粒子的角动量时,位置向量使用相对(相对于移动点)势向量,但是绝对 仍用于速度,因此参考点未更改 Tie。 式(10)中的riP=ri(t)-rP(t)既可以理解为不同时刻相对于不同静止点的矢量半径,也可以理解为相对于同一运动点P的矢量半径。因此,参考点是一系列静止点还是移动点与相对位置向量无关。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怎么解释,粒子的速度始终是绝对速度。 如果将“参考点变化”理解为“参考点移动”,则含义由“不同静态参考点的变化率”变为“同一移动参考点的移动率”,公式(8)由“相对位置向量的变化率”(不是谁的速度,也不是谁的速度相对于谁)使得“粒子i相对于运动参考点P的速度
”。
这种新的理解方式合理吗? 合理的。 最初,角动量的定义涉及位置矢量和速度。 向量需要指定参考点,速度需要指定参考系,两者不一定捆绑在一起。 通常,所谓动点角动量定律(3)(包括偶角动量定律(2))会同时改变参考点和参考系。 如果只改变参考点而不改变参考系,则得到法则(9)。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扭力只包括位置矢量,因此只与参考点有关,与参考系无关。 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力和力矩是相同的。
法则 (9) 可能包含各种特殊情况。 如果P点是静止的,则返回法则(1)。如果改变参考系,让质点相对于运动点P的速度出现在表达式中,则式(10)变为
或写成
(11)
在,
(12)
是以动点P为原点在新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动量,
为刚体相对于P点的位置矢量。将式(11)代入式(9)可得
这就是普通运动点的角动量定律 (3)。 若取P点为刚体C,则rCP=0,
. 则式(11)给出LC=L'C(即以刚体为参考点时,无论质点速度在惯性系还是质量系,得到的系统角动量为同), 和公式 (9) 这得到 MC=dLC/dt=dL'C/dt。 这就是刚体的角动量定律。
3 质心绕瞬心的角动量定律
我们关心质心,在平面运动的情况下。 只要质心有角速度ω,就存在速度为0的瞬心P。这里要分析一下“瞬心”的概念。 众所周知,质心的运动可以用瞬心体极在空间极上的无滑移滚动来代替[2,3]。 物体两极上的点与质心固定相连,可视为质心上的点,这些点依次静止成为瞬心。 空间的两极在静止系统中是固定的,它上面的所有点总是静止的。 据悉,还有一个可想而知的小环,它始终在身体极点和空间极点的切点处,所以是动点。 在不同的场合下,某一时刻的“瞬心”可以指空间极迹上的切点P1(限于此时,简称“空间点P1”),也可以指空间极迹上的点P1。速度为0的物体极迹P3(也仅限于此时,简称“本体点P3”)也可以指运动小环P2(所有矩)。 两者的空间位置始终相同,只是运动情况不同。 因此,作为位置矢量参考点时,两者可以任意切换,但涉及到速度和加速度时必须注意。如果将上述角动量定律(9)理解为针对改变参考点,那么参考点就是一系列静止不断变化的空间点P1,变化率为
; 如果理解为同一个移动点(参考点移动)的情况,那么这个参考点就是小环P2,它的移动速率也是
.如果采用我们最习惯的理解——本体点P3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公式,一定不能感觉到人体瞬间心率为0。
=0!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各点的绝对率公式
(13)
中,由于这里只涉及到相对位置向量,所以瞬时中心P可以是前两者中的任意一个,不做说明(其实一般理解为本体点P3)。 但是,式(9)右边第二项,如果理解为运动速度,则P点只能指代小环P2,可以估计为
(14)
其中 ω 垂直于所有矢量和速度(平面运动)使用,因此
. 注意最后两个公式的理解:小环P2还在运动,刚体C到P2的距离rCP2也在变化,促进意义的获取; 身体点P3还在身体的极点上变化,所以rCP3会变,这就是这个意思。
同时,对于瞬心点P的角动量(10),速度已经明确定义为粒子的绝对速度,势向量riP中的点P无需明确瞬心的理解,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15)
在
是单位张量,
由于这个原因
定义的张量。 注意,无论点 P 是运动点(小环)、体点还是空间点,都可以定义这样的张量。 由于 riP 始终有意义且定义明确,因此张量的估计结果始终相同。 但若称其为“刚体的转动矩张量”,习惯上要求P点为固定于质心的点(即体点P3)。 也就是说,
只是一个张量,并且只有
通常可以称为“刚体的旋转力矩张量”,尽管它们的结果总是相同的。 因此,当体点P3在体极上不断变化时,
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将上述结果代入角动量定律(9),得
在,
是质心围绕物体瞬时中心P3的旋转力矩张量的zz分量,认为ICzz是常数。取上式的z分量,注意ω只有z分量,所以我们有
则得到质心在平面内运动时质心到瞬时中心的旋转定理(5)(IP是IP3zz的缩写)。 两边同时除以dθ=ωdt,得到式(4)。 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在公式(10)之后和公式(13)之前谈参考点(或瞬时中心)P的多重理解?我们的核心是公式(9)和公式(10),其中
和
是绝对速度,
是参考点的变化率。但是我们非常熟悉(或喜欢使用)“点的移动率”这个概念,我们将
理解为“移动点的速度”就可以满足我们的习惯,只要保证
和
只为绝对速度。 在质心情况下,由于我们的目标是解释定律(5),其中涉及的旋转力矩习惯上被理解为绕“刚体上的点”(而不是中的点)的旋转力矩a ), 我们需要瞬心P和兼顾本体点P3的作用来满足我们的习惯。 因此,在式(9)~式(10)及后续推论中,最终将riP理解为相对于物体瞬时中心的矢量半径(见式(15)),
理解为动点(小环P2)的速度(见式(14)),
和
一定还是绝对率(见式(13)及其代入式(14)~式(15))。
4 几种角动量定律的应用与比较
下面以一道题为例,说明上述角动量定律的应用。 如图 2 所示,一个直径为 R、质量为 M 的均匀圆锥在角度为 θ 的粗糙斜坡上沿最倾斜的方向滚动。 以离斜坡最远的点A为参考点,建立角动量定律。
在列举多项式之前,先分析一下“A点”的含义。 正如“即心”有多重含义,这里的“A点”也可以有多重含义。 假设有一条直线位于运动平面内,平行于斜面,与斜面的距离为2R。 一个移动的点(或小环)仍然位于圆锥与直线的切点。这样,“A点”的意义和作用有以下几种可能:(1)直线上的一个固定点,在研究时刻处于切点; (2) 直线上的一系列静态点(参考点变化, Rate to
); (3)小环(率也
, 仅用于表示相对势能,速度仍使用绝对速度); (4) 一个小圆环(它既是势能的参考点,也是速度参考系的原点); (5) 锥体边缘上的一系列点,总是在相切点,不同的时间取不同的点; (6) 固定在质心上的锥体边缘上的一个确定点,在研究时刻只在切点上。
以上六种理解中,最后一种最常见,(5)上面不讨论(略),(2)和(3)是等价的。不管理解如何,右边的扭矩在角动量定律是一样的,都是
(在反秒方向为正)。
根据式(1)的理解,应使用定静点的角动量定律(1)。 系统到A点的角动量为刚体角动量与相对于刚体的角动量之和,后者为-RMvC,前者为ICω(IC为相对于刚体的旋转力矩刚体)。因此有
(16)
根据(2)(3)的理解,应使用多项式(9)。此时方程右边第二项为0,第一项中的角动量也为ICω-RMvC,所以等式是
(17)
公式(17)和公式(16)看似一样,但毕竟公式(17)左边有两项,但本题第二项为0。
根据式(4)的理解,对于普通的运动点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公式,需要用到角动量定律(3)。此时,参考点A的速度总为
,加速度始终为 aC。 多项式右边第二项为-RMaC,第一项A点的角动量为ICω,因为刚体相对于A点总是静止的。因此有
(18)
根据式(6)的理解,平时动点还是要用角动量定律(3),但此时A点的速度为vC+ωR,加速度有一个平行的(在斜面上)分量aC+βR,也有垂直份量。 但垂直分量不需要考虑,等式左边第二项为-RM(aC+βR)。 左边第一项,力偶相对于A点的速度沿斜率下降,为ωR,而相对于刚体的角动量仍为ICω,所以相对于A点的角动量在括号是R(M·ωR) +ICω。所以多项式是
(19)
可见,无论怎么理解,得到的方程(16)~多项式(19)都是等价的。
其实,为了找到质心“绕瞬时中心旋转定理”的“不均匀性”的理论依据,我们从最原始的方式入手,引入角动量定律的新方式,其中质点的速度是绝对速度,但位置矢量指的是可以连续变化的点,所以称为“参考点变化时的角动量定律”。 由此我们引入“绕瞬心旋转定理”。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还对“即心”的可能含义进行了辨别分析,为推导过程做铺垫。 最后,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比较角动量定律各种方法的用法。 本文这种新形式的角动量定律其实更具有一般性,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现有的手段(静点角动量定律、反作用力偶、反动点)已经足够了。
参考
[1] 张汉庄, 王文权. 热学[M]. 第 3 版。 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201-202.
[2] 周彦波. 理论热学教程[M]. 第 3 版。 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6.
[3] 朱兆轩,周启钊,尹金生. 理论热学(上)[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82:186。
作者简介:吴寻,男,学校一级班主任,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竞赛,主要从事高中数学竞赛教学工作,@; 黄益斌,男,副院长,主要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兼任多门主干课程教学工作,。
引文格式:吴迅,黄宜斌。 参考点变化时的角动量定律[J]. 化学与工程, 2020, 30(6): 75-78,83.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