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如下:
1. 物体的运动速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那么v=s/t。
2. 参照物的概念和选择。
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工具是秒表,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4. 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变形得s=vt,t=s/v。
5. 速度的单位是m/s和km/h。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s=3.6km/h。
6.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且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7.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
8. 平均速度的计算:先求出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再与总路程或总时间相除。
9.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10. 响度、音调和音色:声音的三个特征,与响度、音调、音色有关。
以上就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部分知识点归纳,具体内容还需要参考课本和老师的讲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浮力
知识点:浮力的计算
例题:有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3cm、2cm和1cm,将其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求它所受到的浮力。
分析与解答:
1. 根据长方体的尺寸,可以计算出它的体积为6立方厘米。
2. 将长方体放入水中,它将会沉底,因此它排开的水的体积就等于它的体积。
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量,即浮力 = 水的密度 × 排开水的体积 × g = 1 × 6 × 10 = 60牛。
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浮力的理解和应用,需要注意浮力计算公式中的g是常数,不随物体在水中是否漂浮、沉底等状态而改变。
知识点:过滤操作
知识点归纳:
1. 将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并加少量滤纸。
2. 将滤纸对折,使其紧贴漏斗内壁,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稍低。
3. 用玻璃棒搅拌液体,加快过滤速度。
4. 将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
5. 观察滤液的颜色和澄清度,直到滤液澄清后停止过滤。
例题:有一杯混有泥沙的食盐水,现在需要将其过滤,请问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操作?
分析与解答:
1. 需要器材: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水。
2. 操作步骤:
a. 将食盐水倒入漏斗中;
b. 加少量滤纸,对折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c. 玻璃棒在滤纸上轻轻搅拌,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d. 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e. 观察滤液的颜色和澄清度,直到滤液澄清后停止过滤;
f. 用镊子取出滤纸上的固体物质并放置在另一盘中。
总结:过滤操作是一种基本的实验操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器材,通过过滤可以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可溶性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