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如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光的传播(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类型。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光的折射现象和作用。
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的色散。
质量和密度。
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
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热机(内燃机)的原理、效率、效率与功率的关系。
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吸热和放热的条件和应用。
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元件的作用。
安全用电的原则和常见家用电器的物理原理。
以上就是初三物理的重要知识点,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初三物理的学习和考试。
实验名称:过滤操作
实验目的:分离不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
实验器材:
1. 铁架台(带有很多个漏斗)
2. 滤纸
3. 烧杯
4. 玻璃棒
5. 漏斗
6. 过滤器(由一个烧杯和滤纸组成)
7. 清水
实验步骤(以去除颜色和杂质较多的水为例):
1. 将滤纸折成漏斗状,将其一端紧靠漏斗边缘。
2. 将清水倒入烧杯中,将滤纸放入烧杯中。
3. 将玻璃棒的一端紧靠烧杯壁,另一端插入到盛清水的烧杯中。
4. 用双手握住烧杯,并沿着一个方向(如从左到右)上下移动滤纸,使清水均匀地穿过滤纸,直到滤纸变湿润,但不要让水滴从滤纸边缘溢出。
5. 将玻璃棒从烧杯中取出,将滤纸上的水滴干。
6. 将铁架台固定在实验台上,将滤纸上的水倒入蒸发皿中,等待水分蒸发。
7. 当水分蒸发后,留下的是颜色较深的物质,而清水中则留下了可溶性的物质。
知识点总结:
2. 过滤器由滤纸和烧杯组成,其中滤纸的一端要紧靠漏斗边缘,防止液体从边缘溢出。
3. 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帮助液体沿着漏斗内壁流下。
4. 在过滤操作中,要确保滤纸上的水滴干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防止蒸发皿中的物质被污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滤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应用到其他需要分离物质的实验中。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动手实践机会,可以锻炼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