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因介质不同而不同。
3. 回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产生的。
4. 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的远近也影响响度的大小。
(3)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特色。
5.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是可听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
1. 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的到平面镜的距离。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四章:质量与密度
1. 质量: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公式ρ=m/V的含义(1)公式ρ=m/V中,V表示物体体积,m表示物体质量;(2)密度公式可变形式较多,如变形公式s=V/h、h=V/s、ΔV=Δm/ρ等;(3)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4)密度公式可推广到变形公式ρ=ΔV/Δt(即单位时间所含物质的多少)。
以上是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学习还需要结合课本和老师的讲解。
过滤掉
知识点:
1. 过滤是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可溶于水的液体的一种方法。
2. 过滤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滤纸、烧杯、玻璃棒。
3. 注意事项:
a. 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b. 玻璃棒的末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c. 烧杯嘴紧靠玻璃棒进行过滤。
d. 液体应沿玻璃棒注入。
例题:
1. 将溶于水中的食盐、泥沙和硫酸钠分离。
2. 过滤掉泥沙。
3. 蒸发水分得到食盐晶体。
解答:
a. 在铁架台上放置好滤纸,组装好过滤器。
b. 将混合溶液倒入过滤器中。
c.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d. 待滤液慢慢流出后,将漏斗拿起,用另一只洁净的烧杯承接滤液。
e. 过滤完成后,将滤纸上的沉淀物用刷子刷净,放入指定位置。
2. 过滤掉泥沙,即可得到食盐溶液。由于硫酸钠不溶于水,因此不会出现在过滤后的滤渣中。
3. 接下来,将得到的食盐溶液蒸发水分,即可得到纯净的食盐晶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蒸发皿中的溶液,并等到水分完全蒸发后再停止加热。
答案:根据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成功地过滤掉泥沙并提取纯净的食盐晶体。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细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