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高考物理考试科目包含以下内容:
力学部分:
1. 运动的描述(参考系、质点、时间与时刻、位置与位移)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加速度、速度、时间、位移)
3. 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
4.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5. 曲线运动(抛体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
6.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
电学部分:
1. 电场(电场强度、电势能)
2. 恒定电流(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
3. 磁场(安培力、洛伦兹力)
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5.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光学和近代物理部分:
1. 光的折射、全反射、干涉和衍射
2. 原子物理(玻尔理论、原子能级)
3. 激光和波粒二象性
以上是2013年山东高考物理的部分考试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题目和难度可能会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从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斜面上的某点A时,突然撤去力F,物体继续沿斜面向上运动,最后停在斜面上的B点。已知物体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为v,AB之间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恒力F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答:
(1)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三个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到加速度大小为:
a = (F - mgsinθ - μmgcosθ)/m
其中,θ为斜面倾角,μ为摩擦系数。
(2)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W = -μmgcosθ(d/sinθ)
其中,d为AB之间的距离。
这个例题涵盖了物体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摩擦力做功等物理知识,适合用来考察学生的物理基础和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