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泽兴、宋晓红《人力资源与一年级高考物理试题解析》 甘肃2007年高考采用的是全国理科综合试卷二。 本试卷物理科目内容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 试题内容涵盖面广,突出考查中学物理主要知识。 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专业比例基本合理,突出对学生基础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考核,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色。 专业。 试题不仅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体现了命题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但总体难度较2006年有所增加。 一、试题总体评价 1、试题结构保持稳定。 与2006年高考综合理科(国二卷)物理试卷相比,试题结构没有变化。 物理共有12道题,其中有8道选择题和4道非选择题,共120分。 试题注重对主要知识的考核,体现学科特点。 动力用电仍是今年考核的重点。 测试问题包括一个多年未见的问题高中物理试题分析,使用碰撞中动量和能量守恒的联立方程。 热、振动与波、光学、原子物理、重力等知识内容的考核仍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核的知识点基本稳定。 2、试卷中难题比例基本合理。 试卷中易、中、难题的分数比例基本合理。 这是高考要有良好的辨别力所必需的。
其中,较低难度和中等难度的题目主要分布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上,难度较高的题目主要分布在计算题上。 这符合题型的功能特点,有利于考试的有效性和评分的公平合理。 。 3、试题难度提高了知识覆盖率。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尤其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考察,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指导。 影响。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物理试题难度有所增加。 首先,选择题中选择题较多。 其次,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高。 三是知识转移能力高。 4、2007年测试的中学物理各部分知识内容所占比例。知识内容: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 实验得分比例(%)44.2526.75514.2。 其中,实验题考的是力学和电学。 这样一来,物理学中的主要知识——力学和电学占比就高达85.1%。 二、试题分析及建议 1、选择题以基础为主,有梯度。 选择题满分48分,占总分的40%,仍为不定题。 这种形式减少了考生的猜测,可以更深入地考察概念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高试题的区分度。 知识点分布与往年基本相同,包括8道选择题。 其中,热(14题)、振动与波(15题)、光(17题)、基元(18题)各1题,力各2题(16题、20题)物理资源网,和电力(19 题,21 题)。 问题。
振动和波单独列出,它们实际上属于力学。 力学题包括一道万有引力定律题(20 题)。 从难度上看,四题(14题、16题、17题、18题)为较难题,两题(15题、19题)为中等难度题,两题(20题、21题)为中等难度题。中等难度的问题。 属于难题。 难度较小的题是热学、力学、光学和原子物理,非主干知识占比较大。 主要考查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比较。 难度适中的问题是关于振动、波和电的问题,测试对振动图像和波的周期性的理解,以及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和带电粒子的运动)。复合场中的力分析)。 难点是关于力学和电学的,属于主干知识。 力学题测试对做功判断和重力函数关系的理解。 这道题的情况比较新颖,考查的知识也很灵活。 这是一个好问题。 电题考察的是电磁感应中的图像判断问题。 数学中要把物理理论与图像结合起来,把物理过程分析清楚,把物理理论结合起来,然后用图像从数学的角度来展示物理过程和特征。 这两个问题都属于主要知识的应用。 选择题考查知识,并适当安排难度。 难度与2004年、2003年试题基本相同,略小于2006年综合理科(国二卷)。 与以往不同的是选择题考试。 问题的数量增加了。 以往,理科综合考试的物理选择题通常有两道选择题,但今年的选择题为五道。 这样,考生丢分,而试题难度不变。 可能性。
其次,心态也对今年的选择题成绩产生了影响。 很多考生看到选择题太多,认为自己有问题,就无原则地改变答案,减少选项,降低分数。 这就要求考生在学习物理时多思考,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到位。 其次,选择题的数量以及选择题中选择题的排列都是不确定的,复习时无法形成固定的心态。 综合来看,考生的选择题成绩应比2006年略有下降。非主要知识考试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但得分情况并不理想。 这就要求审查要关注非主要内容,既不能投入太多时间,也不能忽视。 应引导学生掌握本部分内容介绍的现象、概念、规则和基本应用,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2、实验题:稳定型和能力型实验题(22题)分为两题,共17分。 第一题是关于力学的,占6分,第二题是关于电的,占11分。 这两个实验均源自学生小组实验。 在第一个问题“用摆锤测量重力加速度”中,实验中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尽可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这首先要求学生很好地理解摆→简摆、振动→简谐振动,即要清楚地了解简摆发生简谐振动的条件。 其次,要紧密结合实验的主导思想,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尽量减少误差。 这个问题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第二题是“用半偏压法测量电流表内阻”。 本题要求根据给出的电路和实验步骤选择设备并进行误差分析。 装备的选择一直是学生的弱项。 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操作经验,另一方面是缺乏操作时的思考和思考后的实际验证,所以单纯依靠理论分析会比较困难。
这个问题要考虑电路安全、测量精度、实验可操作性、仪器读数等问题。 只有综合这些方面进行分析高中物理试题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这道题难度中等。 总体来说,本套题实验结构合理,符合近年来以电学实验为主、力、光实验为辅的格局。 试题相对稳定,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 只要学生做过实验,认真思考,实验题得分并不难。 纵观全国十几套高考题,我们看到高考实验选材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电学实验转向力学实验,力电并重。 在力学实验中,考虑使用摆测量重力加速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研究匀变直线运动。 虽然材料是学生的小组实验,但场景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有些试题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设计新的实验计划或新的研究课题。 反映了原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原则。 不仅考验考生对原始实验的理解,更考验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这也对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计算题注重过程和能力。 计算题(23题、24题、25题)中,有2道力学题(23题、24题),得分分别为16分和19分,1道电题(25题)。 ),得分为20分,共54分。 第23题考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在垂直平面内的运动。 它利用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以及圆最高点的牛顿第二定律(寻找向心力的来源)。 属于建立基本模型并运用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典型题,是检验学生基本模型建立和基本方法掌握程度的好试题。 我们通常会看到更多类似的问题。 考生应该能够非常轻松地完成这项练习。 关键是要认真审题,规范公式。 ,精确计算。
这道题比较难,大部分考生都能拿到满分。 第24题是一道基于原子物理的完全弹性碰撞题。 题干中的陌生信息对考生产生了有效的干扰。 有的考生没听懂题目,直接放弃了题目。 有的考生还正确列出了两次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方程,但由于解不了方程,就改成了完全非弹性碰撞方程,从而失分。 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这是一道中等难度的试题。 但由于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具有良好的选择功能,但难度也比较高。 第25题是关于复合场中带电体的运动,包括类抛射运动和圆周运动。 本题考的物理知识是最基本、最常规的。 这类模型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而数学知识的应用在这道题中非常重要,比如求角度、求半径、三角函数的应用、表达式推导等,这也是很多学生没能吃透的原因。标志并不是物理原理分析不清,而是数学知识应用不力。 这个问题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三个计算题分别涉及力学中能量和牛顿定律综合题、动量和能量综合题以及电学中电场和磁场综合题。 考的是主要知识,三类常见计算题中出现两类。 (缺乏电磁感应和能量守恒定律综合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比较全面,但由于后两题往往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很多领域,且占分比例过高,所以高分段学生的成绩略低。 出现了下降。 同时,由于这些考生自信自己能解决此类题,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后面的生物、化学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理科综合成绩略有下降,而理科成绩则有所下降。中学生基本不受影响,从而使得区分度有所下降。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国科综合卷二中的三道计算题都考查基本模型的建立和基本方法的应用,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虽然今年的考试题目需要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 该题对能力要求较高,计算量较大。 不过,该评论并不提倡过分强调复杂的数学计算。 我们还是要注重物理场景的分析、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方法的应用。 面对2008年高考,复习策略与2005年、2006年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总体来说,今年物理试卷的命题比较成功,有利于测试考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体现了高考择优选拔,对今后高中物理教学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