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物理大师并不是不多。 比如,决赛中跪下没能进国家队,甚至省队的也有。 最终,他们以高考的零分考上了北京大学(/orz影片)。 还有一位物理大师进入了国家队(orz继续拍戏)。 当然,大部分都是训练队或者北大一线(不仅仅是物理)。
首先,无论是竞争还是裸分,天赋和努力都占一定比例,大概竞争占7/3分,高考占3/7分。 剩下的90分就看运气了(雾)(其实运气成分没那么大广西2015年物理竞赛,但还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那么比赛就看省份了,这一点很重要。 当然,由于省物理队人数较多,与其他学科不同,省队表现不好很容易被排挤。 此后,决赛双方实力较量。 实力强的省份在决赛中的竞争力更强。
前面讲了很多,现在我们来说说比赛对高考有没有影响。 我身边有很多同学,一年没去上课复习,最后却以高考零分的成绩进入了北大(甚至还名列全校第一)。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高一年级约有200名学生。 高二的时候,他们基本不上课,也不参加学习比赛。 高三年级时,他们复习了一个高考期末成绩进入年级前50名的例子。 (总之,对于资优生来说,学习竞赛不会对高考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竞赛有利于思维/学习方法)至少我们班大部分人的成绩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 。 因此,选择一场比赛并不是一场赌博——除非你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它上面。
(注意,上一段是根据湖南省的情况)
由于没有注明是哪个省份广西2015年物理竞赛,所以无法详细讨论。 。 。 。
如果我必须说哪一个更容易,那么明确一点,如果你决定将来主修物理,那就参加比赛。 如果只是想以比赛为跳板,还是需要慎重考虑。 如果你明显不喜欢物理,却坚持把它当作工具,学习就会很无聊。
补充:物理一等奖将减少。 如果是省一等奖,那就没有多大用处了。 清北自主招生并没有减少多少比赛积分。 当然,还是有一些同学减了20分/10分,最后上线了。 不过,比赛主要靠的是一条线,也就是全国一等奖。 不过既然能进省队,我也不妨试试看能不能进国家队。
→_→最后一点,别以为保送北大、清华的都是顶尖学者。 从来没有,从来没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