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B 和 A (1) 两个物体 A 和 B 运动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B的位移继续减少,而B的位移继续增加。 C 两个物体在 1 秒结束时相遇。 D 两个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以O为中心的椭圆上有A、B、C、D、E五个点。 在其焦点之一P上放置一个负点电荷。下面正确的判断是AB和E。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 点的电势高于 D 点的电势。 C 当负点电荷从 B 点移动到 E 点时,电场力做零功。 D 同一正点电荷在 D 点的电势能小于 C 点的电势能 FPQ17 如图所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对角线分裂 P 斜靠在一个粗糙的垂直墙。 力 F 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体 Q 上。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当力F增大时,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关于A对P的对角打击的说法正确的是。
3、合外力B增大。对角裂口P对垂直壁的压力增大。 C.球Q对地面的压力保持不变。 D、面对对角裂口P的墙壁的摩擦力增大。 12月29日,我国成功改造“高分四号”卫星发射升空,是目前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遥感卫星。如果卫星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某一阶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远地点P的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地球O为3R,则卫星A在远地点P的加速度为球心O点,做半径为3R的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大于地球自转周期。19、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一诊物理试题,水平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接通电源,油滴从喷雾器中喷出后,通过小孔落下到
4.在相距d的两块板之间的强光照射下,观察者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油滴的运动。 油滴可以看作是球形的。 它们在通过喷嘴时由于摩擦而带电。 当油滴落在空气中时,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下落速度v和半径r的大小成正比,即(k为比例系数)。 在某次实验中,首先关闭开关S,两块极板不带电,一质量为m的油滴落入两块极板中。 一段时间后,板块以匀速移动。 速度为v0,然后开关S闭合。 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为U。油滴在均匀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最终以匀速向上运动。 速度仍然是v0。 油滴受到空气的浮力远小于重力,所以可以忽略下面的说法。 正确的说法是: A. 油滴带正电。 B、油滴的半径为C,油滴所带电荷量为D。电场力始终对油滴做正功。 20 如图A所示,将块A和板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中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
5.、B足够长,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都是作用在板B上的水平变力F。F与t的关系如图B所示。 B、B与地面 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下面正确的说法是,在图A和图B中,A在时间0t1时,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B. 在时间 t1t2 时,A 上的摩擦力水平指向左侧。 C.在t2时刻,t3时刻之后,A和BD之间的摩擦力为21。如图所示,A和B块通过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 A、B的质量分别为m、B。 2m,一端固定一根刚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另一端与水平面上的A块连接。 B块位于倾斜平面上,倾斜角为 。 当整个系统启动时,无论所有的摩擦力如何,块B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斜坡向上运动保持静止,然后外力F撤去。
6、直到物体B获得最大速度v,弹簧没有超过弹性极限,A也没有在水平面上与滑轮发生碰撞,那么在A移走F之前,绳子的拉力为 当C达到最大速度时从去掉F到B块,A向右移动的距离就是选择题:本文由必答题和选答题两部分组成。 第2232题为必答题,考生必须回答每一个问题。 3338题为选修题,考生应按要求作答。 (一)必答题(共129分) 22(6分) 实验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和弹簧的弹性势能压缩后。 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顶部,带有挡光条的小物体块将弹簧压缩至C,静止时释放小物体块。
7、块体与弹簧分离后,经过P处光电定时器的光电门,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某一点B处。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ACPB。 光电门 (1) 为了测量动摩擦系数,现测量挡光条的宽度。 为d,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t,光电门到物体停止处的距离为d,t,d,t,x,不包括电阻) C 电压表(量程 03 V,内阻约 3 000) D 电表
8、流量计(量程00.6A,内阻1左右) 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0,额定电流1.0A)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额定电流1.0A) G开关,A、B数根线一组使用完全相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测量电路(电流表内置或外置)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分别绘制到UI图像中,如图A和B所示。 (1)从图像分析可以看出,图表测量结果比较准确,测量值(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测量值的真实值(可选:“大于”、“等于”或“小于”); (2))应选择实验中使用的变阻器(填写字母数字); (3) 为了完成上述测量,下列电路中最合理的是 () 平滑连接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轨迹 B 端的切线沿水平方向为质量块 P 1(可以看作一个粒子)的水平推力为22N
9. 在9.的作用下,A点从静止开始一诊物理试题,到达中点时F被移走。 物体P移动到B点,与静止在此的物体Q(可视为质点)正面碰撞,质量为3(以后不再碰撞),已知它们之间的距离为0.8m,碰撞后立即对轨道的压力为60N,块P与水平轨道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1,102。 求:PAQFB (1)块P刚刚到达B点 (2) 与水平轨道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1,102。 P块到A点的最终停止位置。25(20分钟)如图所示,倾斜输送带在垂直面与水平面的夹角=37o,输送带上端A的高度B点与下端点B点相差1m。 传送带下端B点处设有垂直于传送带的挡板P。 整个空间(图中未示出)存在垂直方向均匀电场,电荷为C,质量为0.02。 物体(可以看成一个粒子)从A点左上角运动到B点和O点,初速度v0=4
10、水平投掷,从A点沿与传送带平行的方向飞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移动。 物体与挡板P碰撞后,以恒定大小的速率反弹回来。 物体的电荷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370.6,370.8,102)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65且传送带不运动,求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系统摩擦产生的热量; (3)如果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传送带将如图所示逆时针方向运动,求物体被抛出的O点与物体到达的最高点之间的电位差被 P 弹回后 33 物理选修课 3-3 (15 分) ( 1) (5 分) 下列关于热现象和热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填写正确答案数,正确 1 分 2 分,4正确2个扣分,正确3个扣5分,每个答案错1扣
11. 3分,最低分0分) A 当分子力表示为重力时,分子的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的热运动。 C 具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当它的压力和体积增加时,它的内能必然增加。 D 第二种永动机之所以无法制造成功,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E利用活塞压缩气缸内的气体,对气体做2.0105。 J的功,若气体向外界释放1.5105J的热量,则气体的内能增加5104J(2)(10分)如图所示,圆柱体A的横截面积为500 2、A、B两个气缸内装有体积为10L、压力为1、温度为27的理想气体。在细管内通过细管连接有绝热活塞M。中间。 细管的体积不计算在内。 现在向左侧的活塞 N 施加推力 F103 N,使其缓慢向右移动,同时
12、加热B内的气体,使A缸内的气体温度在此过程中保持不变,活塞M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最终,无论活塞和壁之间的摩擦如何,系统都达到平衡。 周围大气压为1 105 ,求:系统平衡后活塞N向右移动的距离; 系统平衡后气缸B内气体的温度 34 物理选修3-4 (15分) (1) (5分) 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振动横波 质点M的平衡位置刚开始沿两个质点 xP 和 Q 振动的位置为 0.5m。 下列哪项说法正确(填写正确答案编号,选择 1 正确得 2 分,选择 2 得 4 分,正确则为 3 分,每一项得 5 分,每个错误答案扣 3 分,最低分为 0 分)A 的两个波的周期均为 1sB。 0.75s时,粒子P和Q均向M点、C点和粒子M的起始方向移动。沿2s时的y轴负方向D,02s时粒子M的纵坐标为-2E
13. 粒子M在此期间行进的距离为20ab(2)(10分钟)。 半径为R的半球形透明介质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它是圆的中心。 相同频率的单色光a和b彼此平行。 从不同位置同时进入介质。 光a在O点全反射。光b进入介质的入射角为=45°。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求: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 光a和b是从注射介质到第一次注射介质的时间间隔。 宜宾市中学2014年第一道诊断试题使用绝密前。 科学的综合物理评分规则。 2.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6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7题只有一个符合题型要求,1821题有很多符合题型要求。 所有正确的选项得 6 分,正确但不完整的选项得 3 分,错误的选项得 0 分。 16 C 17 B 18 19
14. 20 21 3.非选择题:本试卷包括必答题和可选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答题,考生必须回答每一个问题。 3338题为选修题,考生应按要求作答。 22(6分)(1)2分=2分(2)2分23(9分)(1)B 4.00(3.90-4.10分平分)小于(每个空格2分,共6分) ); (2 ) F (分) (3)A (2 分) 24 (12 分) 解:对于块 P,有: (3 分) (1 分) 当块 Q 在 B 点时,有 (2 分) )(3分) 将数据代入解中,负号表示物体P反弹回来(1分)。 对于P,动能定理为: (1点) m (1点) 25 (20点) 解:开始像平抛一样运动,假设有电场 方向向下且垂直方向 (1点) (1点)从上面求解:故电场方向向上
15. (1点) (1点) (1点) 当物体刚到达A点时 (1点) 假设物体从A点飞到刚刚返回A点所需的初速度为,则有 (1分)整个过程的解 得分(1分) 因为,物体不会从A处飞出并最终停在P处(1分)(也可以用其他方法确定) 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确定: (2点)=0.4J(1点) 物体 从A到P(1点)(1点)的过程已解,因为第一段摩擦力沿皮带(1点)向上滑动,物体减速从速度到A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沿皮带向上,加速度为(1分钟),所经过的位移为,m(1点)。 随后的运动可以看作是类似于平投的反向运动。 到达顶点时,垂直加速度为(1分钟)米(1分钟)。 )V (1 分) 34 物理选修课3-4 (15 分) (1) (5 分) (2) (10 分) 解:a 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正好出现。 将(2点)代入数据得到(1点) 假设光b进入介质时的折射角为r。 根据折射定律,我们有(1点) 代入光在介质中的数据速度(1点) 光a从进入介质到第一次离开介质时所走过的距离(1点)光线 b 从进入介质到第一次离开介质所经过的距离(1 分) 光线 a 和 b 从进入介质到第一次离开介质之间的时间间隔(1 分) 则得到( 2分)【质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