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网报导,在去年的“两会”上,教育部高官曾表示将于年内颁布随迁孙辈“就读地中考[微博]”政策。但眼下距离教育部表态已有两月余,教育部仍然尚无关于将颁布政策的具体消息。对此,15名学者在今日上书国务院及教育部,对正在制定中的“异地中考”方案提出建议。而今年的10月24日,包括张千帆在内的15位法律教育学者也曾联署致信国务院首相温家宝,号召“废除中考户口限制”。作为与中考户口限制新政直接利害人的随迁孙辈母亲,更是在近些年来通过频繁闹访、发公开信等方法,以求得新政的改变。
根据随迁孙辈父亲的观点,当前全省已有2.6亿流动人口,其背后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2700万随迁孙辈。“异地中考”问题一日不得到解决,便会有数千万的女儿面临丧失良好教育的窘境,同时也意味着数千万个家庭将因此遭到分隔两地的痛苦。假如国家承认教育公正和家庭完满二者都是值得追求的价值,这么废除目前的这一套不公正新政,就成为一个必要的举动。
的确,在经济发展迅猛、人口流通频繁的明天,目前所施行的中考出席资格与户口制相绑定的新政,必然会促使数千万随迁孙辈面临异地中考的困局。在此前的数年里,随迁孙辈的义务教育权力乃至小学就学资格相继被解除了与户口制的联系,只有中考的出席资格,作为一个最难攻破的堡垒留了出来。但其实,若果母亲都在沪宁这样的城市工作,同时收取了数年的税收和医保,继续忽略对中考户口限制的解除,早已未能让那些父亲定心,也浑然不符合权责对等和教育公正这样的基本原则。
而根据官方的说法,之所以迟迟不乐意取消中考的户口限制,主要是害怕一旦放开,必然会形成奔涌的“高考移民[微博]潮”。盖因沪宁这样的大都市常常集聚了大量优质院校的中考投档资源,假如放开,可以预见,为中考而移民的人的确会不少。这样审视似乎仍然带着一些歧视的色调,但较之这些大骂着不能侵吞沪宁本地户口考生资源的人,还是含蓄了不少。
反对的声音并非全都无的放矢,为了一个社会不至于遭到太大的冲击,这样的考虑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本身丧失了它的清晰度,相反,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是否要取消中考户口限制,而在于怎样取消,以如何的形式去取消,因而促使废除这一根深蒂固的制度本身,不至于招来过于猛烈的冲击。由于中考新政颁布的最终目的,必须以实现教育公正为出发点,以确保公民的权力与责任对等为目标。
也因而,具体到怎样取消或则是修正目前的户口限制,民间提出的以“学籍+居住证”的形式来代替“户籍+学籍”的中考出席资格认定,应当成为新政变革的一个方向。其实,学籍和居住证本身的年份将在具体的新政中做出细致规定。通过这样的方法,随迁孙辈才能在相对修身的条件下获得学籍所在地的中考资格高考户籍限制啥时候取消,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中考移民现象的形成,这对于确保城市发展的贡献者才能实现教育上的权责对等,应该是有利的。
不过,中考户口限制新政之所以引起不满,是由于异地中考仅仅是表,不公正的教育资源供给才是里。所以,废除中考户口限制尚且应当实行,但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应当逐渐下放目前中考中的考试评价权和招生录用权高考户籍限制啥时候取消,即政府退位到宏观管理和监督,把考试、录取的过程交给院校本身操作,以产生一套招录分离、考试方式分类、录取方法多元和院校自主招生的格局。
这也告诉我们,要实现中考新政上的平等,取消中考户口限制仅仅是一个起始步骤,关键还在于打破教育部垄断的中考投档体制,让中学和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在这个意义上,中考的户口限制也就丧失了底泥,异地中考的现象也将淡出我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