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到高二物理公式总结如下:
一、力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性质:物质性(实物粒子)、相互性(对作用力施力物体也存在反作用力)、矢量性(合成与分解)。
3. 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 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比如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运动状态(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运动方向改变等)
二、常见的力
1. 重力(失重与超重):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质量分布不均匀,任意一点的力都是物体的重力。
2.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形变可以是微小的,但无论多微小,均会产生力的作用。弹力本质上是由原子(分子,离子)内部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作用力。
3.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
三、运动学公式
1. 速度:v=s/t
2. 位移:s=v0t+1/2at^2
3. 加速度:a=(v-v0)/t
4. 交变电流:有效值:(1)电压有效值=峰值/√2(2)电流有效值=通过的电量/时间(3)功率有效值=W/t(4)注意正弦式交变电流最大值表达式:Em=NBSω,与正弦式交变电流最大值表达式不同。
四、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首先确定受力情况,再确定运动情况。应用时要注意正方向的选取。
2. 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适用于系统内各物体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问题;隔离法适用于系统内各物体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
以上是高一到高二物理的部分公式总结,具体应用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公式总结:
1. 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是力,m是质量,a是加速度。
2. 动量守恒定律:P=mv,其中P是动量,m是质量,v是速度。
3. 能量守恒定律:E=mc²,其中E是能量,m是质量。
例题:
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的作用,初速度为v_{0}。假设这个力F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以比例系数k变化,那么经过时间t后,物体的速度v是多少?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F/m。由于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所以我们需要用微积分来求解加速度。但是为了说明公式的适用性,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代数方法。
初始条件:物体在t=0时的速度为v_{0},受到的力为F_{0}。
经过时间t后,物体的速度v=v_{0}-at。其中a是加速度,而F随时间变化,所以我们需要用微积分来求解它。但是我们可以使用一个近似的方法:假设力的大小变化非常慢,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常数k。那么加速度a=k/m。代入初始条件得到v=v_{0}-kat。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高中到高二物理公式来求解一个实际问题。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公式是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公式中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