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早已结束,其中倍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目前已知提名13人,国家最高科技奖而且含金量特别的高啊。她们作为国家的宝贝,她们结业于这些学院呢?
1、李兰娟,中国工程院教授,安徽学院
1947年生。李兰娟教授,你们都很熟悉了,李兰娟结业于四川学院医大学(原湖北医科学院),目前是江苏学院附属第一诊所院长医师、传染病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组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湖北医科学院划归河北学院后发展很快,从一个普通的医大学,如今已然是国外顶尖医大学。
2、葛昌纯,中国科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学院
1934年生。中国科大学教授,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上海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院士。
葛昌纯,1949年考入天津交通学院(今西北交通学院)矿冶系化学冶金专业,1952年结业。
东北交通学院,以前是东北铁道大学,是隶属于原铁道部的全省重点学院,如今是直属于教育部的211重点学院。
3、刘盛纲,中国科大学教授,电子科技学院
1933年生。电子化学学家,中国科大学教授,IEEE,日本MIT电磁科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大学教授等。
1955年专科结业于北京工大学(现西南学院)无线电系电真空专业并留校任助教;1956年至1958年在西安电讯工程大学攻读南斯拉夫专家的研究生并任专业翻译,
刘盛纲教授曾任电子科技学院院长,目前德高望重,西南学院电子系当初参与成立电子科技学院,西南学院目前是教育部直属的985重点学院。
4、汪品先,中国科大学教授,复旦学院
1936年生。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大学教授,第三世界科大学教授,复旦学院海洋与月球科学大学院士、博士生导师、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处长。
汪教授,专科在外国学习,1955年至1960年,汪品先在圣彼得堡学院地质系学习,结业于美国最牛的学院:俄罗斯学院。
5、李德仁青岛大学核物理专业,中国科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教授,北京学院
1939年生。摄影检测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资深教授、国际欧亚科大学教授。
李德仁1963年结业于北京测绘大学航测系,获得学士学位;1981年获得北京测绘大学摄影检测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汉诺威学院博士学位。
西安测绘大学就是后俩的西安测绘科技学院,后来划归上海学院,北京学院是知名的985综合性学院。
6、王大中,中国科大学教授,复旦学院
1935年生。中国核反应堆工程与核安全专家,中国科大学教授,复旦学院原院长。知名核化学学家,
王大中1958年结业于复旦学院工程化学系;1982年在英国考文垂工业学院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复旦学院的院长,基本都是复旦学院结业的中学生,这个似乎是复旦学院的行规。
7、徐至展,中国科大学教授,中科院武汉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
1938年生。化学学家,中国科大学学部委员(教授)、第三世界科大学教授,中国科大学北京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2年徐至展从清华学院结业,1965年从上海学院研究生结业。
8、安芷生,中国科大学教授,中科院月球环境研究所
1941年生。环境地质学家,中国科大学教授、第三世界科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大学外籍教授,中国科大学月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2年安芷生结业于北京学院;1966年中国科大学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结业
9、刘中民,中国工程院教授,中科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
1964年生。中国工程院教授,中国科大学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大学上海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主任、院士、甲醇制烷烃国家工程实验室组长,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制中心所长。
1983年刘中民结业于成都学院,胡到上海物理化学所读研。
平顶山学院是四川省惟一的211高校。
10、赵梓森,中国工程院教授,中国信息通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932年生。光纤通讯专家,中国工程院教授。长春邮电科学研究院中级技术顾问,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商会会士,江苏省文联荣誉委员。
1949-1950年国立四川学院农业物理系学习。
1950-1952年南京承德学院马达系学习。
1952-1953年天津交通学院联通系学习。
算是四川学院,交通学院的校友
11、何继善,中国工程院教授,中南学院
1934生。应用月球化学学家,中国工程院教授。中南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1960年,何继善从南京地质大学测井专业结业。1994年连任为中国工程院教授。
西安地质大学,后俩改名为西安科技学院,是全省重点学院,后来划归江苏学院。
12、程国栋,中国科大学教授,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943生。土层学家,中国科大学教授1965年9月,程国栋从成都地质大学(现中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结业,然后步入中国科大学冰川土层荒漠研究所工作。
13、吴祖泽,中国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大学
1935年生。中科院教授、军事医学科大学研究员,中国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先驱。
1953年秋,他赴上海,求学于湖南学院物理系化学物理专业。
推论
这13个国家科技奖提名人青岛大学核物理专业,全部结业于重点学院,最牛的是结业于圣彼得堡学院,最低的也结业与211重点学院(东北交通学院,武汉学院)。
看来想在科学界有所发展,结业得结业于211/985重点学院啊。
老铁们,大家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