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中国科学报》刊登了《大学生,你为什么不愿做笔记》一文,引发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关注焦点指向研究生群体的文献笔记问题——全盘照搬、抓不住有用信息、认为做笔记对提升写作能力作用有限……初窥科研门径的研究生经常困扰于做文献笔记的种种问题。这么,对于研究生而言,一份好的文献笔记能带来哪些,又该如何做好文献笔记呢?
看着一些研究生的文献笔记,上海师范学院管理大学副院长王树义不禁摇了摇头。“作者写了哪些就抄哪些,有时侯是原文照搬,有时侯稍加总结提炼,但绝不会超出作者划定的范围。”
这是初窥研究门径的中学生常常深陷的一种笔记误区。实际上,文章的摘要已传递了上述信息,研究生投入了时间看文章,得下来的推论却与摘要在信息浓度上是等价的。“这样的笔记有何效力?”王树义不禁指责。
近日,《中国科学报》刊登了《大学生,你为什么不愿做笔记》一文,引发了众多读者的关注。而进一步细究,对科研工作而言,非常是对于初窥研究门径的研究生来说,一份好的文献笔记又能带来哪些,该如何做好文献笔记呢?因此,《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对此感慨颇深的班主任和中学生。
“基本功”不到位者不在少数
“只是在PDF上涂涂改改,从来不做归档,遇见同类选题还得一切从头开始。”
“读了前面的文献,忘掉了上面的文献,写论文时认为自己似乎没读过哪些文献。”
“文献笔记做得很片面,没有办法一次性把笔记记全面,致使要看好多遍。”
“文献笔记做得粗疏,造成有好多地方重复。”
“看了好多文献,但一目十行,甚至只看图表和实验部份,对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毫无帮助。”
“想要手写笔记,可手写慢,电子版本又不好填涂,笔记记录得很呆板。”
……
阅读文献并转化为自己的研究素材,可谓研究生的“基本功”。但在专访中,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吐槽“基本功”做不好的研究生并不在少数。
在大专阶段没有培养起良好的笔记能力,步入研究生阶段就稍显“尴尬”了。“初入科研门径者常常对白纸黑字抱有一种崇敬态度,做笔记不是为了和作者之间发生对话,更多的是一种被别人‘耳提面命’的觉得。”王树义说。
加之部份研究生并非真正钟情于学术,所做的笔记带有导师的强制性要求,被动意识下记录的内容常常也会变味。
虽然一切都在正轨中,再用课堂笔记的方法来做文献笔记,“打开方法”可能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金庸小说中看武林秘笈可以修练成绝世高人,但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在科研工作中,只读书不足以写出论文。”首都师范学院数学科大学院长王永晖表示,写论文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读论文获得启发,二是导师的指导。
知名物理家华罗庚主张的读书方法“薄—厚—薄”,在读书上尚且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王永晖看来,做研究与读书是相反的。“科研像掘井,读书像徒步。做科研首先要看好多论文,之后从论文中找到你须要涉足的薄弱之处,再在论文写作中不断充实,因而是‘厚—薄—厚’的过程。”
这么,在“厚—薄—厚”的过程中,笔记又发挥了如何的作用?
问题意识的中介
研究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会提问题。
在2020年8月18日发表于《中国科学报》的《为何我们的研究生提不出问题》一文中,上海学院教育大学院士陈洪捷提出,能够提出好问题取决于以下几点——第一,你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把握的广度、深度怎样?第二,你对该领域对应的现实领域、前沿问题的熟悉程度如何?第三,你的研究方式训练怎样?
“前两点与做笔记高度相关,都须要信息的摄取与知识网路的构造。依据《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分类,第一点与典型的文献笔记,第二点与临时笔记、长期笔记正相关。”王树义说。
王永晖表示,遗憾的是,我国的中考选拔过早地淘汰了一些会提出问题的中学生,更多地让会解决问题的中学生胜出。而后者若能通过中考选拔,常常在后期的科研上更能盛开出光芒。
这时,笔记就成为了补齐中学生提问题能力弱项的重要载体。其实笔记并不能直接形成问题意识,但作为问题意识的中介、载体,已被越来越多学者所认可。
知名物理家陶哲轩曾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方式。他觉得,笔记帮助自己保持了科研的“间断点”。在同时举办多个问题研究时,遇见做不下去的情况时,他会先把该问题写在笔记中,若干个月后重新回想该问题时,就不至于再走回头路,因而提升了科研效率。
王永晖在2021年9月28日发表于《中国科学报》的《大学生,你为什么不愿做笔记》一文中提及的“忆筛×笔记”法主要针对的是大专生,而对于研究生,他觉得更适用的是“(忆筛+提问)×笔记”,“越筛笔记越好,越提问就越能实现良性循环”,他把这个过程称为“滚雪球”学习法。
他以“宇宙大爆燃”类比科研与笔记的关系,笔记越积越厚,当厚到一定程度时,由于“万有引力”突然发生“凝聚”(发觉、提出问题),因而“核聚变”产生“铁元素”(发表论文),再度“核聚变”产生“金元素”(达到新高度),最终实现由“气体星球”变成“铁星球”“金星球”。
生长出新的创新点
好多科学家、文学家做笔记都有类似由“气体星球”变成“铁星球”“金星球”的奇妙经历。
知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写了不少原稿,每位研究项目都有一个文档夹,保存了项目从定题到论文发表的全过程。正是有了前期的笔记积累,能够不断从中找寻别人没有发觉的洞见。知名文学家钱钟书在法国留学时做了大量笔记,最后尽数带归国,在以后的几六年里,他的好多专著都是基于这种海外笔记逐步生成的。
“笔记之于学者,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份。”王树义说,而他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多年前,王树义申请了一个研究社交媒体的课题。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她发觉课题方向缺乏新意。“就在举办不下去之际,我换了一个角度——结合自身思索,以及在日本访学期间院校处理隐私的经历,非常是一段提到‘每年花2000英镑能够真正保护自身的隐私’的视频,我渐渐被引向了另一个方向——社交媒体的用户隐私。几个方向的信息都被我用笔记的方式记录了出来,逐步生成了一个新结构,我忽然发觉哪些是我可以研究的问题了。这就是平常逐步积攒的素材不断发酵、连接带来的利润。”
日本复旦学院化学学系院长林秀豪在其笔记术讲演中也分享了一个“从庞大计划中生出的另一个计划”的故事。他在做一个化学系统时,横过来估算另有发觉。“这让我倍感很快乐,马上便写下一份笔记。”他拿着笔记去找意向合作者,最终双方合作发表了不错的论文。这段经历让他印象深刻,“留下笔记,时常去翻翻笔记,会有不一样的方向下来”。
不经训练,无以“综合”
这种奇妙的经历并不是一朝一夕生成的。对于初学者而言,第一步在于科学的积累。
“学会读、学会记、学会整理,再到学会综合,这个过程须要一定的训练。”山东学院生命科学大学院士王德华说,例如研究生读外文文献,初学者一般会把每句话都翻译下来,再找出他觉得的重点,而高年级研究生则会记录受启发的学说、理论。“这一转变,不经过训练无以实现。”
王德华所在的研究组每周都有一个任务——每人找一篇外文文献编译,集合上去分发给你们,研究生读完后写下评析以及推荐理由。这样的要求,他的研究组已坚持了多年。
在他看来,首先要做好选择和阅读文献的工作。一般阅读的文献主要有两大类——本专业的文献和扩充自身视野的文献。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研究者要擅于总结和整合。倘若能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10~20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医学影像物理学文献,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文献的理解。
王德华的中学生、中国科大学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唐丽秋表示,这样训练的一个直接用处是,写文献综述时思路清晰、下笔很快。
据悉,做好一份笔记还有其他许多须要关注的地方。
研究生觉得不能一次性完成笔记,但这在导师看来是正常的。王德华表示,一些重要文献须要精读到烂熟于心,“读几遍是不行的”。“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会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要讲求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式和技术手段;实验阶段,要注意结果之间的比较,依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论文写作阶段,会比较关注结果剖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只须要略读,读题目、看摘要、浏览图表即可。
怎么避开把做笔记变为一味抄书?中国科大学重庆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徐耀在其一篇博文中提到“记录文献精华内容是文献笔记的核心”。
他强调,有用的信息一定要抄出来,包括反应式、原料的性质、流程示意图、典型的应用等,取决于读者本人想要哪些。这部份笔记还应当有读者自己的思索,此时不是衡量文献的水平高低,而是怎么与自己的研究相结合。做好这一部份笔记,论文的讨论部份就好写了。“一篇好文章的‘好’表现在三个方面:立意好(创新)、讨论好(深度)、文字好(优美),做好这部份文献笔记有助于强化文章深度,能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通过做文献笔记增强写作能力,徐耀觉得可以实现。他建议,研究生多抄录一些精彩的诗句和段落,写作的时侯就会更有觉得。“这种觉得就是做好句型的配合。句型的配合在于下笔时就要兼具到短语的结构平衡、动词的问题、名词的问题、最麻烦的动词问题。优秀的作者会把文字安排得十分恰当,有些人作出了具有《自然》《科学》发表水准的工作,却不能于其上发表,文字水平不够是重要诱因。”
在林秀豪眼里,研究笔记,尤其是与人合作的研究笔记书写时要层次分明,首先要详尽、全面地介绍研究细节,其次要把与之相关的文献倒入其中,再把自身的阶段性成果写下来,最后就是与合作者的沟通。“人们一般了解到90%才把自己的方式讲下来,在我看来应当了解到60%,且有一定感想时医学影像物理学文献,直接告诉合作者‘我不是很懂……’这是更好的沟通方法。”
善用笔记工具生成链接
哪些是最适宜自己的文献笔记方式?在这个问题上,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徐耀给每一篇文献编号,但超过200篇后就不适用,“此时应当给文献分类”。唐丽秋把PDF以主题文件夹方式归档,再用Word记录论文的提示语,便捷、简单是她最看重的。
林秀豪强调,有人喜欢“图书馆分类法”,根据内容大类分类;有人喜欢“编年体”,按时间归类;还有人喜欢“纪传体”,如他本人采用的就是按地域分类。“形式是否好看不重要,关键在于你是否把不会写进论文的细节放进去。”
分类的同时,还要重视笔记的综合。王树义看重的是,做笔记时各类看法的灵活生长,在多个项目之间的自由切换、并行不悖。“很多人记笔记是为了眼前项目做短期投入,但从常年来看,浪费了好多宝贵的原始创意。”
把这种原始创意捡上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作者、德国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用了约30年的时间出版了50多本专著、数百篇论文。他的绝招在于,借助卡片把笔记之间的链接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
现实中,手写笔记并不容易生成链接,但在电子笔记时代却相对容易。王树义表示,上网查询某个商品,总能听到推荐商品,推荐商品的背后是知识图谱在发生作用。“现代化的笔记工具就是借用了这个原理,在个人笔记之间创建知识图谱。”
王树义告诉《中国科学报》,好的笔记工具应有细细度、双向链接的功能。细细度保证图谱搭建更有效率,单向链接让笔记不易“沉没”。适用于研究生的笔记工具,如,还有开源、数据在本地、免费等特性,既保护了笔记主人的隐私,又不会像收费软件一样,因每月15美元让用户觉得到经济压力。
他鼓励研究生选择电子笔记,由于“笔记工具将会帮助研究生了解学科系统,深度把握学科知识,就会按照笔记中的文献从中挖掘、萃取别人看不到的闪光点,这将帮助她们产生创新看法、研究成果,推动后续工作”。温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