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班主任男子伴后台私信我说,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希望我常常更一更自己的原创优质教学设计或试讲稿。
漫漫自然有求必应~
来,又一份完整的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呈上。
自我觉得这篇设计还算优质的啦,虽然曾获过小奖的,嘻嘻~(望班主任伙伴交流见谅)
化学班主任完全可以直接抄走哈,其他课目老师作为参考,希望在其设计思路上有些启发。
课题名称:《光的折射》
班主任姓名:锅包漫
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材剖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光的折射规律,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两大部份,是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同时又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学情剖析:
中学生们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来学习光的折射,对光的传播有了一定的认识,认识并能使用一些光学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光学实验,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
但中学生对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感性认识与积累比较少,“筷子弯折”,“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现象可能只有部份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识并注意观察过;
因而本节课要借助生活中的简易物品重现这种现象,让中学生亲身体验折射的神奇,感受化学的美妙。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通过观察实验并联系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构建光的折射概念,能用光的折射概念解释有关现象。
2、科学思维:
借助模型和概念的完善光的折射实验结论,加深对光的折射定理的理解。
3、科学探究:
经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设计与操作,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
4、科学心态与责任:
宽阔视野,学因而用,产生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热情。
教学重点: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底或其他介质中时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借助光折射定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方式: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以问题方式展开,逐层深入。
中学生学法: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
教具打算:
多媒体、PPT讲义
实验器材:激光笔、玻璃砖、光具盘、玻璃杯、水、水槽、碗、硬币、铅笔、筷子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出
【引课】
多媒体播放“海市蜃楼新闻”视频
(班主任)在平淡的水面、江面、湖面甚至荒漠、戈壁时常会在空中出现高大厦台,行道树的幻景,我们称之为海市蜃楼,那海市蜃楼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朋友们想了解吗?你们带着这个小疑惑一起学习本节《光的折射》。
(中学生)观看视频并思索。
【设计意图】
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进行新课导出,迸发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中学生带着情景步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认识光的折射
【过渡】
我们晓得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当光线碰到墙壁、桌面、镜面、水面的时侯,会发生哪些现象呢?
【学生回答】
发生光的反射。
【实验演示】
班主任演示:让光从空气射向海面,引导中学生观察,光束在海面和水底的径迹。
(中学生)认真观察光束在水底的径迹。
【教师提问】
1、是否有光线步入水底?
2、进入水底的光线向下还是向上偏折?
【学生回答】
光从空气射向海面时,会有一部份光反射回空气中,还有一部份光步入水底光的折射实验结论,但传播方向向上发生偏折。
【教师总结】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些现象叫光的折射。
【设计意图】
培养中学生的数学观念,即从数学学的视角认识光的折射;在实验观察中,提高剖析概括能力。
(班主任)将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提醒你们注意步入水底的光线向上方偏折;结合之前学过的光的反射讲解折射光路中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有关名词;非常强调,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倾角。
(中学生)观察并在老师引导下认识折射光路图,熟悉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术语。
【设计意图】
后面学习过光的反射,借反射来研究折射的一些名词定义,彰显知识的前后联系。并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做好铺垫。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
【过渡】
通过朋友们对化学名词的定义,可见你们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是比较强的,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们,光在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规律,这么在光的折射中是否也遵守一定的规律呢?
【引导】
备考光的反射定理,依据光的反射规律,要求中学生提出关于光的折射规律的推测。
(中学生)思索并提出关于折射规律的部份推测:
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
3、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光路可逆等。
(班主任)补充并提出一些问题:
1、三线是否共面?
2、两线是否分居?
3、两角大小关系?
4、使入射角减小,则折射角怎样变化?入射角增大呢?
5、若直射(垂直入射),传播方向如何变化?
6、光路是否可逆?
【实验探究】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器材:一张画好入射光线的A4纸、塑料板、激光光源、半方形玻璃砖、直尺,黑红双色笔。
(班主任)提醒朋友实验操作细节:
1、让入射光线射向圆心;
2、根据老师给你们的两条不同颜色的入射光线分别用对应的颜色笔划出它们的折射光线;
3、不可以将激光笔直射耳朵!
(中学生)带着猜测和问题,小组合作操作实验,观察现象。
【教师提问】
光在折射过程中到底遵守如何的规律呢?
【结论】
请朋友到讲台前,边演示操作步骤,边表述看见的现象和所得推论。
(中学生)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通过实验现象和班主任引导,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
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
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紧靠法线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过来相反;
4、折射角与入射角同增同减;
5、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底或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0);
6、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设计意图】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心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并上台展示,培养中学生的抒发能力和团队意识。
知识点三: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过渡语】
关于折射规律我们了解了那么多,老师出道题目来考考你们;请朋友画出这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注意入射角度的变化。
(中学生)画折射光路图
【引导】
通过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解释池水“变浅”,嘱咐中学生千万不要轻率下水。
在解释池底变浅时,指出从池底折射出的光进到了双眼,人才能听到池底;双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认为折射光线似乎是从交点射来的。
说明耳朵听到的是池底某点的实像,位置在池底之上。
耳朵听到的池底各点都这么,所以看上去池底下降,池水变浅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潭清疑水浅”。
【教师提问】
叉鱼问题:朋友们觉得渔船用叉瞄准水底的鱼能叉到鱼吗?
【引导】
PPT播放动漫:渔船叉鱼
【学生回答】
叉不到,渔船见到的“鱼”是真实鱼的实像,位置偏上。
【设计意图】
以作图的方式过渡,除了备考了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又自然地引出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起到了挺好的衔接作用。
【实验体验】
请朋友们小组合作借助老师提供的器材或身边的物品设计出可以反映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要求简略说明做法和观察到的现象。
(中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并上台展示。
【教师提问】
按照学过的内容思索课前新闻中的“海市蜃楼”是如何产生的呢?
【引导】
PPT播放动漫:海市蜃楼、早晨太阳;
【学生回答】
“海市蜃楼”和“早晨太阳”的动因都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多次发生折射,我们看见的是真实房屋和太阳的实像。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体验,小组上台展示,给中学生更多的思索空间,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使中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加深对光的折射应用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