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习题大学有:
1. 《光的干涉》专题一复习课。
2. 干涉习题归类及详解。
3. 光的干涉实验的改进。
4. 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改进与条纹间距公式的讨论。
5. 光学实验中的干涉问题。
6. 光的干涉习题分析与解。
7. 光的干涉实验仪器的调整与使用。
8. 光的干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9. 干涉与衍射的定性比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可以咨询相关老师,了解更多信息。
好的,我可以给你一个关于光的干涉的大学物理习题。假设有两个相干光源S1和S2,它们发出的是波长为λ的相干光。光源S1和S2相距d,且它们的光强分布分别为I1和I2。现在假设在两光源连线的中点P处放置一个偏振器,偏振器相对于光矢量方向旋转θ角时,光的透射强度变化了ΔI。那么,光源S1和S2之间的距离d与偏振器旋转θ角时透射光强度变化ΔI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根据干涉原理,两光源发出的光在P点叠加后形成合成光强。由于偏振器的旋转导致透射光强度变化,说明P点处存在一个偏振片,它对偏振光的透射率与偏振片的旋转角度θ有关。当偏振片旋转时,透射光强度变化ΔI是由于光的偏振态发生了变化。
根据干涉原理,两光源发出的光在P点处叠加后形成合成光强为:
I = I1 + I2
其中I1和I2分别为两光源的光强。
ΔI = (I - I1) / θ
其中ΔI为透射光强度变化量,I为P点处的总光强,I1为光源S1的光强。
由于两光源发出的光是相干光,它们的光强分布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光源S1的光强视为参考光强I0,即I0 = I1 = I2。
将上述关系代入干涉公式中,得到:
ΔI = (I - I0) / θ
其中I为P点处的总光强。
根据光的干涉原理,当两光源相距d时,两光源发出的光在P点处叠加后形成的合成光强为:
I = (I1 + I2) / (1 + cosθ)
其中θ为两光源之间的夹角。
将上述关系代入ΔI = (I - I0) / θ中,得到:
ΔI = (I - (I1 + I2) / (1 + cosθ)) / θ
化简后得到:
ΔI = (I - I0) θ sinθ / (d sinθ)
其中d为两光源之间的距离。
因此,光源S1和S2之间的距离d与偏振器旋转θ角时透射光强度变化ΔI之间的关系为:ΔI = (d sinθ) (I - I0) / θ sinθ。
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理解光的干涉原理和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