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实验,探究折射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探究折射规律。
教学用具:
课件、水槽、筷子、硬币、激光器、水、空气、玻璃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把一支筷子插入水中,观察筷子的粗细变化,再前后移动激光笔射在空气中的角度,观察光路的变化。
二、进行新课:
1.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2. 光的折射规律:
(1)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2)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决定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三、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光从水中斜射到玻璃和空气分界面时发生折射的规律。
四、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五、反馈与矫正:
完成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光的折射规律
一、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折射规律:
(1)三线共面;
(2)两角关系:空气中的角较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光的折射教案例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 理解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光现象的有趣性和普遍性。
2. 培养学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折射规律。
难点:斜放入水中的筷子弯曲现象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把一根筷子插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观察后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教师引入新课: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二、进行新课
探究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时候,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探究二: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 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上时,在水中的传播方向是否改变?传播速度怎样?
2. 此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直线上;但折射角与入射角有什么关系?与反射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 此时,光不是斜射入水中,而是垂直射入水中,那么我们能否认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大?你能否举出一些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的例子?
3. 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插入水中的鱼变浅、海市蜃楼等。
三、课堂小结:光的折射规律。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当光垂直射向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的例子:光导纤维、蛙泳教练用照相机照相、赛车手用激光测距仪测距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