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质量检验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来衡量质量。 常用的天平包括托盘天平和化学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1)将天平放在水平平台上,将行程码置于天平上端零线处; (2)调节平衡螺丝,使指针指向表盘中心线,此时平衡已平衡; (3)将物体放在左板上,用钳子在右板上加减重量,调整秤上浮码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4)此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板中重物的总质量加上游泳重量对应的刻度值。
6、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最大称量; (2)加减重量时使用钳子,动作要轻; (3)请勿将闷热物品及物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为kg/m3,(又名:g/dm3),1 g/dm3=1000 kg/m3; 质量 m 的单位是:千克; 体积V的单位是m3。
8.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类型的物质通常具有不同的密度。
9、水的密度ρ=1.0×103 kg/m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物质的鉴别:用天平称出质量m,用烧杯称出体积V,即可求出该物质的密度。 再次检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 求体积:
11、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力学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2)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断地随机运动; (3)分子与力之间存在引力相互作用。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相互步入的现象。
3.当固体和液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力小于重力。
固体难以伸长,因为分子间吸引力小于作用力。
4、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5. 汤姆逊发现了电子(1897); 卢瑟福发现了质子(1919);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1932); 盖尔曼提出夸克概念(1961)。
6. 加速器是寻找微小粒子的强大装置。
7. 银河系是一个由恒星和弥散物质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而太阳只是普通恒星中的一颗。
8. 宇宙是一个分级的天体结构系统。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是在150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燃中诞生的。 这些爆燃是完整的,涉及宇宙的所有物质、时间和空间。 爆燃导致宇宙空间各处膨胀,温度也随之升高。
9.(一个天文单位)指月球到太阳的距离。
10.(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过的距离。
第8章 力识感应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它同时也受到前一个物体的力)。
3、力的作用及疗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称为变形。)
4、力的单位是:牛顿(缩写:)物理初中知识点总结八下视频,相当于N。1牛顿大致就是你拿起两个蛋黄所需的力的大小。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功机原理:在弹性极限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所受到的拉力成反比。
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检查指针是否指向零位,若没有指向零位; (2)检查最小刻度和检测范围; (3) 轻轻拉动刻度钩数次,每次松开时检查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弹簧测功机内弹簧的轴线与试验时被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垂直于表盘。 (6)测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阻值。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力的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是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绘制方法为:
(1) 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 如果同一个图中有多个力,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图上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靠近地面的物体由于月球的引力而受到的力,称为重力。 重力方向始终垂直向上。
化学视频
人教2011课程标准版数学九年级15.2《电流与电路》教学视频记录-杨王晓杰
人教2011课程标准版数学九年级15.2《电流与电路》教学视频记录-张涛
人教2011课程标准版数学九年级15.2《电流与电路》教学视频记录-张艳艳
人教2011课程标准版数学九年级15.2《电流与电路》教学视频记录-赵晓飞
PEP 2011课程标准版数学九年级14.3《能量转化与守恒》教学视频记录-杨雪娇
人教2011课程标准版数学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实录-E宇廷
人教2011课程标准版数学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记录-刘慧同
人教2011课程标准版数学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记录-吴艳
人教2011课程标准版数学九年级15.1《两种电荷》教学视频记录-陈红艳
人教2011课程标准版数学九年级15.2《电流与电路》教学录像-丁彬彬
第10章力与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理:所有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始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理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推广出来的,因此该定理无法通过实验证明)。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牛顿第一定理也称为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当物体受到多种力的作用时,如果它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些力处于平衡状态。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达到平衡时,称为二力平衡。
4、两个力平衡的条件:如果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线上,则这两个力平衡时的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及功能知识总结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杆称为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 支点:杠杆围绕其旋转的点 (o)
(2) 力量:转动杠杆的力量(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条件:功率×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者写:F1L1=F2L2 或者写。 这个平衡条件也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 三个杠杆:
(1)省力杠杆:L1>L2,F1平衡
(2) 硬杠杆:L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竿、理发器等)
(3)平衡杠杆:L1=L2,F1=F2处于平衡状态。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例如:余额)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本质上是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节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需要一段距离。 (本质上,动力臂是阻力臂杠杆的两倍)
7、滑轮架:使用滑动辐条时,滑轮架用几段绳子悬挂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一。
1、做功的两个必要原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另一个是物体沿力的方向经过的距离。
2、功的估算:功(W)等于力(F)与物体沿力方向经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
3、功的公式:W=Fs; 单位:W→焦炭; F→牛顿; s→米。 (1 焦耳 = 1 牛米)。
4、工作原理:使用机器时,人所做的工作等于没有机器的手所做的工作物理初中知识点总结八下视频,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器并不节省工作。
5、坡度:FL=Gh 坡度的长度是坡度高度的几倍,推力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一。 (坚果和蜿蜒的道路也是斜坡)
6、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称为机械效率。
估算公式:Pha/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完成的功(W),称为功率。
估算公式: 。 单位:P→瓦; W→笑话; t→秒。 (1 瓦 = 1 J/s。1 千瓦 = 1000 瓦)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总结
1、只有一个物体才能做功,这个物体就有能量(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和质量越大,其动能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