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
区域:上海-广州-永川
校区:郑州市汇川区钱塘小学
共1课时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识别特定情境下的物体、图像、平面镜; 能够正确选择实验设备并描述设备的功能;
2、能够与同行合作完成实验并记录数据;
3.能够全面描述平面镜的成像特性;
4.能够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性解释相关现象。
(二)流程与技巧
1、通过实验,体验确定真实图像位置以及比较图像与物体大小的过程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体验“等价替代法”;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尝试用化学语言总结实验推论。
(三)情感心态和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乐于沟通,勇于表达,体会化学思维的巧思并获得成就感;
2、在实验分析过程中,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心态。
2 学业状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其中女生25人,男生21人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其中留守儿童31人,单亲家庭13人,白痴6人,残疾人1人。 中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行为习惯差,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错误,情商低,纪律松懈,情绪偏见高。 家庭温暖,家庭教育缺失。
3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索,总结和描述平面镜的成像特性。
2.教学难点:领悟“等效替代法”的实验思想和平面镜成像原理。
4 教学流程 4.1 第一学期教学活动 1【简介】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介绍
问一个问题:看图:小狗照镜子,那么镜子中的图像和猫(物体)有什么关系? 本课我们将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性。
活动二【讲座】师生合作探索
基本概念
•1。 在数学中,平坦、光滑、能成像的反射表面,如平坦的海面、玻璃表面,称为平面镜。
•2。 镜子前的真实物体称为“物体”,镜子中看到的“物体”称为“图像”。
•3。 玻璃和平面镜都是由玻璃制成的。 平面镜的背面是镀膜的,但玻璃是透明的。
活动三【活动】师生探究
将以上数据填入下表
序列号
像到镜子的距离/cm
物体到镜子的距离/cm
比较图像和尺寸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活动4【练习】分析与推理
分析推理
• (1)图像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大小——大小相等
• (2)图像和物体到镜子的距离相等——等距
• (3)图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垂直
活动5【作业】课堂作业
•1。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选择两根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选择玻璃板的目的是。
•2。 中学净高1.6m的朋友站在平面镜前1m处,是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当他向镜面靠近0.5m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就是,此时他的像在平面镜中的大小(填写“变大”、“不变”、“变小”) 。
•3。 “水中倒影”是由光现象引起的。 水池深度3m,水面以上12m处有一盏灯。 光在水底形成的图像到海面的距离为m。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课程设计课堂记录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1 第一学期教学活动 1【绪论】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介绍
问一个问题:看图:小狗照镜子,那么镜子中的图像和猫(物体)有什么关系? 本课我们将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性。
活动二【讲座】师生合作探索
基本概念
•1。 在数学中,平坦、光滑、能成像的反射表面,如平坦的海面、玻璃表面,称为平面镜。
•2。 镜子前的真实物体称为“物体”,镜子中看到的“物体”称为“图像”。
•3。 玻璃和平面镜都是由玻璃制成的。 平面镜的背面是镀膜的,但玻璃是透明的。
活动三【活动】师生探究
将以上数据填入下表
序列号
像到镜子的距离/cm
物体到镜子的距离/cm
比较图像和尺寸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活动四【练习】分析与推理
分析推理
• (1)图像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大小——大小相等
• (2)图像和物体到镜子的距离相等——等距
• (3)图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垂直
活动5【作业】课堂作业
•1。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选择两根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选择玻璃板的目的是。
•2。 中学净高1.6m的朋友站在平面镜前1m处,是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当他向镜面靠近0.5m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就是,此时他的像在平面镜中的大小(填写“变大”、“不变”、“变小”) 。
•3。 “水中倒影”是由光现象引起的。 水池深度3m,水面以上12m处有一盏灯。 光在水底形成的图像到海面的距离为m。
标签: 3 部分、平面镜、成像、学习案例、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