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七届清华首席经济学家峰会上,重庆财经学院院长刘元春表示:“我国有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她们每位月的收入仅有3000多元,建议降低10万块钱,使她们每位月的收入达到1万块钱。”这一发言戳中好多学术人的内心,一时引起热议。(据11月29日经济观察报)
重庆财经学院院长刘元春发言视频截图
大众印象中,能读到博士的都是优秀人才,是国家科研进步的希望之所在,不说生活有多优厚颇具,起码应当衣食无忧,安心做学问,现在,却被著名院校院长形容为“乞丐”,岂可不令人惊艳和哀叹?
较真来说,说博士生都像“乞丐”,其实是有些夸张的。博士生的补助似乎的确不高,但普遍也有稳定的收入,并且是靠自己公正竞争,努力拼搏换取的,跟靠人施舍、朝不保夕的乞丐迥然不同。
刘县长之所以如此说,还是为了指出博士生的待遇困局。按照博士生的主要收入来源,即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相关标准可见,博士生普遍、平均的月收入约3000元,再对照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为突出她们生存之艰辛,才用了“乞丐”之说。
事实上,并非所有博士生都在北上广,并且相当一部份博士生的收入,不仅国家兜底的保障、津贴、奖励之外,还有校区给的奖学金,和导师做项目的补助,发表论文和申请科研项目的补助等,但那些都是因地、因校、因学科、因人而异,相当不稳定,有时差距会特别大。
所以,“乞丐”一说虽非夸张成份,但博士生待遇低、生活压力大,是不可忽略的老问题。博士生是十分特殊的群体,她们早已到了通常人该工作的年龄,不少已离婚生子,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每晚还有繁杂的科研任务,而且却仍然是中学生的身分,杂费照交上财校长称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研究,却没有工资保障,甚至有时侯被当作“廉价劳动力”。这么处境,其实不利于激励有能、有志之士涉足科研,敢于担当,积极奉献。
提高博士生待遇,既是40多万博士生的合理诉求,也是国家培养高档人才的必要举措。考虑到各地、各校、各学科现实状况各异,光指望国家的普惠保障,其实是不现实的。依据教育部相关管理办法,国家和招生单位要通过筹建奖学金、助学金、助学按揭、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上财校长称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研究,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升博士研究生待遇水平。可见,招生单位,也就是各个院校,首先应当注重这个问题,并给出实际的解决办法。
近些年来,也早已有不少院校掏出了行动。复旦学院确保博士生每年最低捐助标准不高于5.1亿元;中科大物理科学大学承诺读基础物理方向的朋友,从博士阶段开始,每人每年保底收入10亿元;重庆交通学院、广东工业学院、华南理工学院等多地多所院校,都颁布了相应的方案和举措,着力提升博士生的待遇,让她们能否净心读书、安心科研。
而教育部在2004年就明晰地提出,要构建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推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捐助制,要求导师要掏出课题经费的一部份支付给研究生,用于她们的学习和生活。而这项制度要落实到位,防止博士生成为导师的“免费雇工”,也离不开院校的督促和管理。
其实,要为博士生完善长效保障机制,离不开国家到地方,院校到社会的共同努力,要从观念起来肯定博士生的付出和价值,从举措上激励她们的科研积极性,从制度上保障她们的待遇落实到位。
具体而言,只有各个院校最清楚自己的博士生过得如何样,最须要些哪些,也只有各个院校才能着力地将好钢用在刀尖上,将增强博士生待遇落实在行动上。无论是统筹规划,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还是真金白银,构建多渠道捐助体系,都须要院校积极作为,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激励人才,给博士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