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说课稿
——徐中:赵斌
一、教材剖析
本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份:第一部份主要介绍简单机械——杠杆和滑轮;第二部份主要介绍功——做功的多少,做功的快慢,做功的效率。机械效率是在上面简单机械,功,功率的基础上进行得更深一层的学习。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效率的概念已广泛应用于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有必要让中学生去探究,理解。
机械效率的概念涉及面广,内容具象,教材通过再度探究动滑轮的活动,让中学生亲自感受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总功,通过比较有用功和总功的大小,认识机械效率的数学意义和现实意义,估算公式,晓得实际的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并找出增强机械效率的方式,进而提高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中学生严谨求实的心态。
二、学情剖析
针对普通班的中学生,应由浅入深。从中学生已学知识出发,循序渐进,通过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得出推论,遵守中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问题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观察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即提出问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三个公式,实验探究,讨论剖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让中学生在把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类能力,非常是实验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按照以上剖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并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理解实际使用机械时因为额外功总是存在,η<100%。
3、知道增强机械效率的方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再探动滑轮理解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2、通过再探动滑轮培养中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构建于实验基础上的剖析能力。
3、培养中学生借助公式进行估算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
本节课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实验探究法,将学习中心从过于指出知识的弘扬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把握知识,发觉规律。其次还有讨论法,通过中学生自主讨论得出推论也是数学学习常用的技巧。
五、教学过程
1、有目的备考功(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公式、单位),为下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2、通过再探动滑轮,更深入探究使用动滑轮过程中做功的情况。(这儿可以先展示用手提高钩码,问中学生有没有力对做功,中学生可以自然剖析出手克服钩码重力G做功了,所做功的大小就等于Gh,达到了将重物G提高h的目的,接下去可以提问中学生不仅直接使劲提高重物外,还可以用哪些办法来提高重物?中学生会剖析用杠杆、滑轮(包括定滑轮、动滑轮、滑车架),之后请中学生选择一种简便而省力的提高办法,中学生通常会选择动滑轮。之后在黑板上画出动滑轮提重物的简易图,为等会形象标出F、S、G、h,及相关力做功打好基础。接下去请中学生剖析在使用动滑轮提高重物时有没有力做功,拉力做功、动滑轮克服重力做功,来比一比借助动滑轮提高时能够省功,请中学生一起阐述怎样检测做功的多少,并如何设计记录表格,由于上面有探究斜面做功时设计过的表格为基础,所以中学生应当有这个经验,老师在这儿只要适当引导,并注意表格设计的规范,(如检测化学量在上面列,需估算的量置于旁边,相关数学量的单位,
实验次数起码三次,并板书设计出的表格::
实验次数
G/N
h/m
F/N
S/m
Gh/J
FS/J
注意点1、布置实验前先剖析三次
实验的安排,按照中学生要求第二次降低距离,第三次降低物重,以便等会剖析实验数据的规律,并为剖析增强机械效率的'方式打下伏笔。
2、距离借助S和h的关系,只需检测h,S=2h。
3、采集两组中学生数据,剖析数据,得出推论。
(1)、FS>Gh,使用动滑轮提高重物,动力F做的功FS小于重物被提高所需做的功Gh,为完
成提高重物这个任务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三个公式,倘若直接用手提高重物,须要做功Gh,为完成此目的而做的功称为有用功,
记作W有用=Gh,使用机械后同样要完成提高重物G到h的高度,同样地为完成此目的做的功称
为有用功记作W有用=Gh,剖析:借助机械可以省力,但有没有省功呢?力F总共须要做的功为
FS,记作W总=FS,,W总>W有用,推论:借助机械没有省功,也就是说总功中有一部份是有用功,
还有一部份是使用机械后引起的额外多做的功,并得出W额外=W总-W有用,总结得出:使用机械
提高重物可以省力但并没有省功,不但没有省并且还多做了一部份额外功,并请中学生通过追忆实
验过程剖析额外功存在的缘由,(磨擦、动滑轮的重)(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额外功是没有
用的,应尽量减少,而有用功的部份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由此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花那么多
时间剖析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学生明晰分辨有用功和总功,由于按照往年经验这两个功的分辨是个难
点,前面的定义估算等反倒通常不会错。
5、定义机械效率:
我们就用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列来表示机械效率,=W有用/W总×100%,对于实际机械因为额外
功总是存在,η<100%,机械效率的高低反映了使用机械时有用功的比列,机械效率越高可以反映出机械性能越优。
6、讨论提升机械效率的技巧。
请中学生感受实验过程,通过对实验中做功情况的剖析,得出增强机械效率的办法,(减
小磨擦、减轻动滑轮的重),非常注意对降低物重增强机械效率的引导。(在使用同一个机械,在机械本身诱因不能改变的情况下,能够提升机械的效率,并借助估算表格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得出降低物重可以减小机械效率。并加以板书明晰3个增强机械效率的方式。
六、学习评价
1、对用吊桶提水的剖析,感受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2、在课外练习和下一节的备考里,有意识地将机械效率和功率相分辨,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列,功率大并不一定效率高,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七、板书设计:
二、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有用功:W有用=G·h
2.总功:W总=F·S
3.额外功:克服磨擦和机械自重所做的功。
4.W总=W有用+W额外
二、机械效率
1.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称作机械效率。
2.η=W有用/W总×100%
3.说明:机械效率无单位,常用百分率表示,η
三、作业布置
1.阅读教材,加深概念认识。
2.尝试解决课后练习。
【机械效率试讲稿】相关文章:
“机械效率”教学实录12-06
《机械效率》教学反省12篇04-21
能源试讲稿11-02
大班艺术试讲稿11-03
音乐小屋试讲稿11-03
隋唐文化试讲稿11-02
《望月》说课稿例文10-30
校旗设计试讲稿11-13
吊灯设计试讲稿11-06
设计服饰试讲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