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光从I界面入射的折射角与在Ⅱ界面的入射角相等,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判断光能否射出.增大入射角,通过折射角的变化,运用几何关系判断界面Ⅱ上的出射光线与界面Ⅰ上的入射光线的距离的变化.
解答:解:A、光从I界面入射的折射角与在Ⅱ界面的入射角相等,根据折射定律知,无论增大或减小入射角,光线都能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且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A、C正确,B错误.
D、增大入射角,根据折射定律知,折射角增大,设折射角为θ,界面Ⅱ上的出射光线与界面Ⅰ上的入射光线的距离s=
dcosθ
,因为θ增大,s增大.故D正确.
故选ACD.
【全反射】 光由光密(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媒质射到光疏(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媒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媒质内的现象。光由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要离开法线折射,如图4-5所示。当入射角θ增加到某种情形(图中的e射线)时,折射线延表面进行,即折射角为90°,该入射角θc称为临界角。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无折射,全部光线均反回光密媒质(如图f、g射线),此现象称为全反射。当光线由光疏媒质射到光密媒质时,因为光线靠近法线而折射,故这时不会发生全反射。
公式为n=sin90`/sinc=1/sinc
sinc=1/n
(c为临界角)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只产生反射而不产生折射的现象.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折射角将达到90°,这时在光疏介质中将不出现折射光线,只要入射角大于上述数值时,均不再存在折射现象,这就是全反射.所以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光必须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必须大于临界角(C).
所谓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两物质相比,折射率较小的,就为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就为光密介质。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水就是光疏介质。
临界角是折射角为90度时对应的入射角(只有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
全反射的应用:光导纤维是全反射现象的重要应用。蜃景的出现,是光在空气中全反射形成的。
光波穿过不同的介质的时候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就是折射(refraction
光束入射到各向异性的晶体,分解为两束光而沿不同方向折射的现象。它们为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
他们都是光的传播现象,不同的是,全反射不会进入另一种介质,双折射会分解成不同振动方向的两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