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精选3篇)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一)
忙碌而又紧张的大四又结束了。回首过去的一年,不禁感慨万千。工作9年,教大四也有4年了,中间还接过班,但……我从来没有教过这么差的学生。我教的两个班都是普通的理科班,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质量和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方法僵化单一,对学习有明显的排斥心理。就在我越来越成熟,在各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的时候,却遇到了他们。很多时候他们让我束手无策……
由于教育的发展、高中的扩招等各方面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学生的素质在下降,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和实际需要,我们必须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关爱每一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要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保证教学质量,热爱学生是前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有的智力高,有的智力低,有的体质强,有的体质弱,有的爱好不同,有的特长不同,作为一个有个性的人,他有他的优点和缺点,老师没有理由偏袒任何一个学生,也没有理由讨厌任何一个学生,老师必须有这样的职业道德: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过去的“应试教育”往往要求学生一刀切,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情况。新课程的理念是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这也是建立在热爱学生的前提下。
热爱学生,就是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尊重学生体现在: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总之,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和学生做朋友,和学生交流。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先喜欢老师,然后才喜欢老师提供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他们很注重自己对老师的整体感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进而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老师的教育。因为人都是充满情感的,都有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空间。当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时,就会对这个老师给予的教育影响产生很大的认同感,会以良好的情感去积极理解老师的语言,主动接受老师的要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前我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以后一定要加强,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让大家喜欢这门课,让不想学的学生先学,然后再解决怎么学、怎样学的问题。
2.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个体主动探究某事物或做某事的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个体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学习活动的效率就能得到提高。两千多年前,孙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意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学习和乐是密不可分的。”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因为人只有做自己能做的、愿意做的、想做的事,才会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强调课堂学习的协作环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相互支持的协作关系。师生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合作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有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促进学生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人人都从这种氛围中受益,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其中。
3.高质量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高质量地掌握基础知识,意味着要对物理概念、规律有深刻的理解,明确学习对象、应用范围、条件等,并从中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靠感觉、经验。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的知识。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知识网络,有利于联想记忆,准确、快速地提取知识信息,提高理解能力,为高考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知识主要分为力、电、光、热、原子物理五大部分。力学又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的核心是质点平衡,只要选对物体,认真分析物体所受的力,然后利用综合或者正交分解的方法求解即可;运动学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几种特殊的运动。在基本概念中,要区分位移和距离,速度和速率,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几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可直接求解;稍微复杂一点的是匀加速曲线运动,把运动正交分解成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利用匀加速公式求解即可。对于匀速圆周运动,你必须知道它既不是匀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也不是匀速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要解它,你需要用到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
力学中最复杂的部分是动力学,但只要搞清楚了动力学的三大矛盾:力和加速度、冲量和动量的变化、功和能量的变化,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很多问题都可以比较快地解决。一般来说,某一时刻的问题只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来解决。对于一个过程,如果涉及到时间,可以用动量定理;如果涉及到位移,可以用功关系;如果这个过程中的力是一个恒定的力,那么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加上匀速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来解决。但这种方法涉及到过程每个阶段的物理量,计算相对麻烦。如果能用动量定理或者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决,那就方便多了,因为这是两个守恒定律。如果你只关心过程的初态和终态,就没必要去解决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两个定律呢?只要作用于系统的总外力为零(此条件可以放宽为:外力的冲量远小于内力的冲量),系统的总动量守恒;若作用于系统某方向的总外力为零,则系统在此方向的动量守恒。
按照同样的方法,学生在复习时要努力针对每个部分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
4.调整心态,学会放弃
进入大四下学期,时间安排上乱糟糟的,很多难题都无法做,或者一些学过的知识点无法理解,那就得放弃。一定要认清形势,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切合实际的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成为胜利者。考场上也是一样,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拿分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反思,综合理科试卷更是如此。对于我们学校大部分同学来说,把31道题全部做完似乎不太现实。那么就应该根据平时做题经验,准确把握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尽量不丢分;一些平时很难做的题,还是放弃吧。
总之,只有高三全面复习、抓基础、狠抓落实,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举措、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位同学高高兴兴来,满意而归。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二)
2004-2005学年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已经落下帷幕,高考也作为对这一年教学工作的一次检验和验收。高考成绩也体现了学校对课程的安排与指导、对年级的管理与指导、对班主任及全体教师的教育、对学科教师的指导以及对复习工作的落实等。总结一年的工作,找准差距与不足,认清一年的工作经验与教训,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将大有裨益。
高三一年的物理教学期间,我在昌平二中分校教过13班、16班两个班和一个留级班的物理,课时多,要奔波于两者之间网校头条,一年下来,身心疲惫。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水平、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了教学大纲和考试指导以及近几年的高考题型,从考试要求、考试内容的变化入手,分析了2005年高考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制定了高三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组织本学科组教师开展了高三物理新课的教学和综合复习。总体上,分析是正确的,安排也是合理的,但也有不值得改进的地方,下面是具体的分析:
1、对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欧姆闭合电路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分析正确。
2、新高考必须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高考的一个特点,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3、关于新高考必考的新教学要求的题目分析也是正确的。
4.为学生提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要求的学习方法、考试方法、复习方法指导及考前调整建议。
5.教学中要求的难度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全体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对保护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
6、教学中由于课时紧张,讲话较多,学生课堂练习较少,对学生的理解和巩固造成很大不利,影响了教学效果。
7.对学生练习的反馈不够细致,没有针对性地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全面提高。
总之,通过教学反思,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要进一步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全体学生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使自己的教学理念符合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为昌平二中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三)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
我又教完了一节高三的课,新课改以后,特别是高三的物理教学,让我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下:
1. 制定教学计划
一份好的教学计划对于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教学方向,理清教学思路,了解教学进度,检查教学效果,使高中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一般来说,教学进度是开头松结尾紧的常见现象,而更合理的进度应该是开头紧结尾松;教学内容的选择往往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内容选择要“广而精”,讲解要细而恰当。
2.考试内容与形式 考试内容一般与教学进度同步,涉及的知识点尽量多,题量适中,题型尽量丰富。不一定是高考形式,可以是论述题、填空题、推理题、推导题、讨论题等。考试形式也可以多样,不一定是每月一次等定时定点考试,可以是课堂测试、单元测试,甚至可以是针对某种思维方法、实验方法的测试。
3.教学反馈与对策 所有的测试都需要反馈。这就要求所有的测试都必须充分评分和批改。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用的反馈信息。针对反馈信息,所有学生面临的对策一般是审阅试卷。审阅试卷的要求是:快速审阅、简要审阅。不要拖拖拉拉,否则学生会失去兴趣。审阅不宜面面俱到,而应针对学生的共同问题。审阅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而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活动。
4、学生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实施。作业的布置不应流于形式,而应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是否有必要布置,是否可以实施,如果不能实施,最好不要布置。
5. 发现和训练后进生 后进生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平均成绩,抓后进生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体现。后进生的训练计划应包括:(1)如何了解哪些学生有潜力(在人方面实施);(2)从哪些方面去改进他们(在内容方面实施);(3)如何改进他们(在方法方面实施)
6.发现和培养尖子生的策略要善于发现尖子生,用心培养尖子生,尖子生的培养不是靠做难题训练,而是靠系统性(系统的知识结构、系统的思维方法、解题标准和速度)
2.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学策略有很多种,但最基本的东西是相同的。
1.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
教学目标要“清”——明确立体目标
教学过程应清晰、快捷
教学活动要“活”——课堂气氛要活跃(指思维活跃,而非形式活跃)
教学效果要“好”——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方式要“新”——评价过程要创新
2、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教学策略之一,在日常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少抱怨。
不要取笑学生。利用自己作为老师的自信去建立学生的自信。
3. 复习方法。在讲授新课时,我们通常会讨论手头上的内容。解决某个问题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但在复习课,特别是高中复习课上,不能只讨论具体问题,而应该针对具体问题,可以是跨知识点的,采用分类教学的方法。例如,在复习“力与物体的平衡”这门内容时,传统的复习方式往往是一些斜面、质点、小球等纯力学问题。这样的复习使得知识体系不完整,不利于学生联想、发散、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复习,即:当物体放在粗糙斜面上求平衡时,问:(1)你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过这样的三力共点平衡吗?举例说明(越多越好)。(2)这种问题该如何解决?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总结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画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求解。
同样,复习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可以将其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联系起来;复习水平抛射运动时,可以将其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联系起来;复习圆周运动时,可以将其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联系起来等等,分析它们运动的初始条件,研究它们的运动轨迹,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的结论,即使不够全面,也比教师直接把现成的答案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3.提高物理试题编写能力
试题编写是我们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试题编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科学、严谨、无差错。
1、高中物理试题编写依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各国认可的教科书)、考试大纲(国家级)、考试指导(省级)。
高考试题具有引导作用,但不能作为高三复习的主要依据,复习要以试题要求为指导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反思,而不是以个别试题为指导。
2. 试题编写方式常见有两种:改编式、拼凑式(组合式)。
解决身体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策略是解决问题者用来控制注意力、学习、记忆和思考的技能。
站在知识的码头,看向能力的彼岸,方法是连接两地的桥梁。物理问题千变万化,不可能有统一的解题方法,但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就如同在打开千变万化的“锁”时,找到了一把“万能钥匙”。
单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解题体现了你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那么如何解题呢?有一点你必须非常清楚,就是通过纸笔来展现你的思维,向考官要分,所以解题的时候尽量简洁明了。
当你看到一道题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做的不是思考自己是否做过这道题,而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本题目要求什么?
2. 问题中提供了哪些已知条件?
3. 问题描述了多少个流程?其中的重点是什么?每个流程遵循什么规则?各个流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解决。
4.根据标题描述的情况画出草图。
5.题目中隐含了哪些条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即所受净外力为零;水平抛射运动,即水平速度不变,竖直方向为页面上的下落运动……)
写一道题需要“拼凑”和“组合”,解一道题需要“拆开”和“解包”,分析物理过程需要把握三点:
1. 阶段 - 找出物理过程分为哪些阶段
2. 连接性——找出连接各个阶段的物理量
3.规律性——明确每个阶段应该遵循什么物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