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训练总结
大家一致认为高中物理难学难教,因为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要求由定性到定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大量使用数学工具,对学习主动性的要求更高,物理量由标量到矢量。关于高中物理教学,我想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感受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先学后教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转变教学方法的前提。首先要转变的观念是信任学生,放手让他们去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学生自己就能完成。要转变的观念是“教与学、说与练”顺序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一方面是教师教高中物理概念如何出题,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学。为了把教学做好,教师一方面精心备课,另一方面绞尽脑汁想办法让学生学好学科内容。教师促进学习的方式无非是占用更多的学生时间、加大检查力度、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这样,学生在不断的重复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点,却不能发展能力。有人做过一个统计,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只有20%-30%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 由此可见,仅仅教学生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教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变“先教后学,先讲后练”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习能力。
2. 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教学材料
用好教材。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系统讲解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媒介。特别是物理教材,物理现象、概念、定律、公式、实验,包括一些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小读物,都收录其中。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可读性更强,有许多精美的物理图片、课外辅助材料、小实验、物理史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定律的理解,而且往往是提问的热点。因此,引导学生读教材非常重要。“问渠何处清,因有活水源。”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把教材转化为“学习材料”,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扎实扎实。那么,如何把教材转化为“学习材料”呢?我认为,这种转化可以通过“教材+学习方法=学习材料”的模式来实现。教师应体现教材作为依据和支撑,教会学生如何“学”,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从而尽快自主获取知识。例如,对于“光电效应”和“原子能级跃迁”,很多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所以我会及时给学生方法指导,用简单通俗的例子讲解微观领域的问题,帮助学生与宏观领域的规律进行区分和对比。光电效应发生的时间很短,用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很容易解释,一个光子的能量只给一个电子,而不是均匀地分配给所有电子。 这也符合一代伟人邓小平“打破大锅饭,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理论。如果给一个电子一份能量,这个电子就会很快获得能量而“脱颖而出”,听起来学生很容易接受。我们来开个玩笑,是不是因为邓小平学过物理“光子理论”,所以才能提出“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理论呢?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很有干劲。另外,我在讲解玻尔原子能级跃迁时高中物理概念如何出题,介绍了螺栓与螺母的匹配关系,原子在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或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而不能任意吸收或释放,条件很苛刻,太多太少都不行。物理规律与客观实际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只要善于思考,多方面联系,物理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学。在课堂教学中,“学法”本身也是一门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此时,教科书才具有可读性和可思考性,已经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 …… 文章剩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