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和相遇问题是匀速直线运动章节的难点,也是中考的常考点。 高三的朋友经常会因为没有掌握好锻炼规则而在这个问题上丢分。 明天老李就给小伙伴们讲解一下如何解决追赶遭遇的问题。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在中学数学奥数题中都遇到过追赶和遭遇的问题,我们小学也学过数学。 为什么我们中学以后还是不知道这种题怎么做呢?
原因是这样的:初高中时我们只学了匀速直线运动。 小学时我们学过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方式发生了变化,运动变得更加复杂,所以题目难度又降低了。 朋友们又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向上。
在这篇文章中,老李将通过典型例子为朋友们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
解决追赶相遇问题的第一个思路:回顾问题,画出运动草图,找到位移关系。
回顾问题之后,画出如上图这样的运动草图,然后写出上图中的位移关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思路。
以上图为例:
1表示AB最初相隔Δx,AB向同一方向移动。 随后AB相遇,如位移关系图所示。
2表示AB最初分开Δx,并且AB向彼此移动。 随后AB相遇,如位移关系图所示。
3表示AB最初相隔Δx,AB向同一方向移动,最后AB不相交,如位移关系图所示。
找出位移关系后,再将位移关系写成具体的表达式,大部分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我们看下面的一个样题,2007年省中考第23题。
23。 (15分)在接力棒交接训练过程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发现,甲经过短暂的加速后,能够全程保持9m/s的速度; 从出发到接力棒交接,B的动作均匀加速。 为了确定B开始的时机,需要在接管区域前的适当位置设置一个标记。 在一次训练中,A在接力区前标记了S0=13.5m,当他以V=9m/s的速度移动到这个标记时,他向B发出了出发命令。B看到密码后开始了在接力区后端,当速度达到与A相同的速度时,被A追上,完成了接力棒的交接。 已知接管区宽度为L=20m。
求:(1)本练习中B接棒前的加速度a;
(2)接力棒交接完成时B与接力区终点的距离。
AB的运动示意图及位移关系如上图所示。 看看是否按照我们说的方式解决了。
解:(1)假设t时刻后,A追上了B,则根据题意,vt-vt/2=13.5
将v=9代入得到:t=3s,
那么就有 v=at
解:a=3m/s2
(2) 当B追上B时,B已行驶了s距离,
则:s=at2/2
将数据代入得到s=13.5m
所以B到接力区终点的距离为s=20-13.5=6.5m
追击遇到问题的解题思路二:临界条件只有一个,速度相等。
追击遭遇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分析判断。 经常遇到的判断包括:判断两个物体是否相交、判断两个物体什么时候距离最远以及最远距离是多少、判断两个物体什么时候距离很近以及最近距离是多少、判断加速度最小或最大、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条件是比率相等。
如果你不相信我物理追及与相遇问题,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发现,确实如老李所说,所有追逐遇到问题的临界条件都发生在速度相等的情况下。 当朋友们遇到需要判断的问题时物理追及与相遇问题,就从速度的平等开始判断吧。
最后给小伙伴们做个总结:回顾运动草图,找出位移关系; 所有临界条件都是相同的速度。
解决追逐和遭遇问题的思路在此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是化学老师老李,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