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众所周知的成语。 它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对古代科学的发展具有思想影响。 其基本含义是:考察事物,获取知识。 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书中提出的儒家八段之学的前两段:“古人欲明德于世,欲治其国,必先正其家;欲正其家,必先正其身;欲正其身,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必先见其知,知其所以然。真诚地认识它们,那么你的心就会真诚,你的心就会正,你的心就会正,你的身体就会修养,你的身体就会和谐,你的家庭就会整齐,你的家庭就会和睦。这段话是儒家为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 这个程序程序的出发点是研究事物以获得知识。 由此可见,学物求知在儒家思想中确实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格”和“无”在古代都被广泛使用。 这段话在孔子的时代或许并不难理解。 孔子本人没有解释,孔子弟子也没有阐明“格物”的含义,导致后人对“格物致知”含义的理解存在很多歧义。 每个人都想按照自己的哲学倾向来解释,这使得在这个问题上百花齐放。 因此,今天我们要想理解《格物致知》的本意,就必须把它放在《礼记·大学》产生的时代,参考其他儒家经典,尤其是孔子的认识论思想。 ,并全面考察。
据后人考证,《礼记·大学》主要表达了孔子及其弟子曾子的思想。 孔子是当时著名的博物学家,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这自然和他的学习方式有关。 在另一本儒家经典《中庸》中,孔子的孙子子思指出了儒家所提倡的获取知识的方式,那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勤行”。 孔子之所以博学,其治学之道也不能与此不同。 因此,《中庸》的强调,可以看作是对治物求知理论的注解。 就是通过广泛的学习、认真的研究、亲身实践,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因此,“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对事物的考察、试验或穷究而获得正确的认识,这也算是其本义。 这种认识与古代文献并不矛盾。 在古代格物致知什么意思,“格”字被广泛使用,其中也包括“测量”。 《文选》载鲍照《五城赋》:“五山质高”。 李善注释《仓颉篇》:“戈,即测量”。 也有训练是“正”或“察”,《尚书·周书·鉴明》:“,,纠错改错,查错心”。 孔氏传记中说:“改正错误,必须检视自己的真实意图”。 这些用法可以翻译为“研究”、“检查”或“检查”。 因此物理资源网,《辞海》解释了格物致知:“意思是通过研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 这个解释并不离谱。 汉代儒家郑玄评论说:“知,就是知道善恶、善恶的终结和开始。”
“革,就是来;事,就是事。深知善,则好事就会来;深知恶,则坏事就会来。就是说,事物对人有好处。” 此注有两点不可取之处:一是缩小了“知”的范围,认为“知”仅限于“知善恶善恶的终始”,而在《大学》中",没有这样的限制; 其次,颠倒了“格物”与“升知”的因果关系,认为“格物”是“升知”造成的。 无独有偶,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后人的响应。 例如宋代杨时就强调:“学问必先于格物”。 宋朝是一个非常讲求学问、追求知识的朝代。 当代著名儒家司马光曾专门写过《致志在歌物论》,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他首先指出:“人之本性,非恶善而恶恶,崇尚正,羞于非,然善者少,恶者多。一切事物都诱惑着他们,强迫着他们,让他们变得无知。 《大学》云:“知物在于学物。” 革的意思是保卫、守护。 能守外物,则能知道。”他批评郑玄说:“郑玄之誉是基于品格,还是未尽古人之意?”司马光强调要抵制物质生活的诱惑,相信这样可以保持一个人的诚信,不让物质欲望掩盖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这种理论固然有其不可磨灭的品质格物致知什么意思,但可能不符合古人的初衷。玄先生的“师心为己所用”在“学物致知”这个问题上达到了宋代朱熹特别崇高的地位。
朱熹认为《大学》一书缺少解释学问以求知的一章,他就补了这一章。 朱熹又说:欲求知,必察其理。 一切事物都有其道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知识。 学者应该以心中所知道的道理为基础,进一步努力,以达到知识的顶峰。 经过长期的努力,你会达到一种恍然大悟的状态。 这是理解的顶峰。 朱熹所说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但主要是社会的事物,包括读书、待人接物等。 例如,考察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忠于君主等等。 陆九渊、王守仁认为,既然心是理的聚合,那么心也是理。 所以,要明白道理,不一定要考察外在的事物。 王守仁甚至认为,我内心深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良心,把这种良心延伸到事物上,就是对事物的考察。 宋明理学在求物求知的学说方面对后世影响较大,主要可分为程(好、易)朱(习)派两派。和鲁(九原)王(阳明)学校。 程朱等人将认识事物可以得到知识解释为“损害事物的理”。 二成曰:“理还穷,事还理,倒不如说理穷。理穷了,就足以成就知识了,不穷了,就足以成就知识了。” ,这是不可能的”。 (《程纯言》卷一)朱熹说:“所谓学问,在于研究事物,要想了解事物,就必须了解事物,了解其原理。” (《大学篇·附传》)这里的“正事已尽”,要求人们运用自己已知的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达到对自己内心的顿悟。
它强调的是一个内省的思考过程。 朱熹说:“《大学》之教,必使士人明天下一切,以己所知之理而充实,以至追求极致。至于长期的努力” ,一旦恍然大悟,每个人都会对事物的表面和内在进行微妙和粗暴,整个心都在其用处,这就叫考察事物,这就是究竟的知识。” (《大学篇·补传》)显然,朱熹追求的是通过“即时物”达到顿悟自己内心的目的,而不是掌握客观事物的具体内涵和特征。 王阳明实践了朱熹的方法。 他坐在窗前“抓”院子里的竹子,沉思了七日七夜,还是想不通,累得病了。 他非但没有反思自己观察物体的方法不恰当,反而走得更远,甚至停止了观察物体。 他说:“世界上没有办法衡量事物,衡量事物的能力只能通过身体和精神来衡量。” (《传习录二》)“吾若轻视所谓‘知知其物’,则我心良心适用于一切。我心良知,即所谓天理。我心良心,适用于一切天理。”则万物皆有其理,明其心者,则致知也;知万物皆有其理者,是心与理之合也。” (《复顾东桥书》)显然,他所说的“知知格物”并不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研究来获得知识,而是将“心”的“良心”和“自然法则”强加于人。 “ 就此主题而言。 事物上去使之符合“心”、“良心”、“自然理”。
这种“学问求知”并不能促进科学发展。 后世也有人对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表示反对。 例如,颜渊公开批评朱熹说:“朱氏之人嘴上讲,心里明白,白天所做的只是读书、讲学、议论,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其道理未尽,不能与物结合,即半日静坐,半日读书,而后去考察事物。” (《西斋季语·读张评王问》)颜渊主张对物的研究要亲手、现场进行,不能脱离物象和空洞的“穷论”。方式。 这种通过对事物的考察来获取知识,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事实上,由于“学物致知”理论具有研究客观事物以获得知识的含义,一些重视研究自然的有识之士也借用了这个口号,并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例如,王夫之曾说过:“米翁(方以之)父子,是质量测量之生,诚心学思,有实践本领。查物者,用物穷论者。”如果邵康杰和蔡锡山立了一个原则,就是消灭事物,而不是追究事物。” (《第一问》)王夫之提到的“质量检测的学习”是方以智的倡议。 其核心内容是用经验方法研究自然现象。 王夫之认为,只有质量测量,才能真正格物致知。 这赋予了考察事物认识论新的含义,标志着这一术语进入了自然科学的范畴。 明末清初随着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人研究自然现象的热情也高涨。 这时,人们谈到研究自然以获取知识,这在很多情况下就是研究自然以获取知识。
古老的治物求知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生命,成为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清末翻译的一些西方科技书籍被命名为“格致”。 “格致”一词已成为声、光、化学、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鲁迅先生在《呐喊序》中写道:“在这个学校里,我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的文体、算术、地理、历史、绘画、体操。” 他所说的格致,就是指这些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技术融合的过程中,治物求知理论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并加速了这一过程,从而在科学技术史上获得了永久的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