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物理必修课公式编制
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 向心力F =Mv^2/R=mω^2*R=m(2π/T)^2* R
5、周期和频率T=1/f6。 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这里的频率和转速含义相同)
8.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 米(m) 角度(): 弧度(rad) 频率(f): 赫兹(Hz) 周期(T): 秒(s) 转速(n): r/ s 半径 (R):米 (m) 线速度 (V):m/s 角速度 (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2、高中物理必修课一年级公式编写第二部分
匀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公式)
2. 有用的推论 Vt2–V0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 flat=(Vt+Vo)/2
4、最终速度V=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_o2+V_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_t-V_o)/t 以V_o为正方向,a与V_o同向(加速度)a>0; 在相反的方向上,一个
8、实验推论 ΔS = aT2 ΔS为相邻连续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初速度(V_o):m/s 加速度(a):m/s2 终端速度(Vt):m/s
时间 (t):秒 (s) 位移 (S):米 (m) 距离: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3.物理必修课1公式编写第3部分
力量
1、重力G=mg(方向垂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必修一物理公式,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沿恢复变形方向的方向,k:刚度系数(N/m),x:变形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m(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fm为静摩擦力)
笔记:
(1)刚度系数k由弹簧本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和接触面积无关,而是由接触面的材料特性和表面状况决定;
(3)其他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
4.高中物理必修课一年级公式编写第4部分
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sum=ma或a=Fsum/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和F′互相作用,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公共点力的平衡F sum = 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收敛原理}
5、超重:FN>G,减肥:FN
5、高中物理必修课一年级公式编写第五部分
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因被举起而具有的能量。 用 Ep 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单位:焦耳 (J)
(2)引力功与引力势能的关系
W重量=-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通过重力所做的功来测量的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与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有关必修一物理公式,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的,与参考平面有关。 一般以地面作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与参考平面无关
(4)弹性势能:物体因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变形的物体中,并与变形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是通过弹力所做的功来测量的
6.必修课1高中物理公式第六部分
机械能
1. 锣
(1)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向内方向移动的距离。
(2) 功的大小:W = 功的单位是标量功:焦耳(J)
1J=1N·米
当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