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天宫课堂初中物理——中考必备
天宫课堂中考物理
1、2022年3月24日,王亚平在太空进行了抛冰实验。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是在太空中,所以抛出的冰没有质量。
B. 抛出的冰块在太空中受到更大的重力
C.抛出的冰块没有惯性
D.被投掷的冰块不受重力和阻力的影响,沿投掷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2、2022年3月23日,在“天宫课堂”第二节课中,航天员王亚平利用“冰盾盾”进行了太空抛物线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没有意义的。
C.牛顿定律指出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3、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始。 该物体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王亚平把冰墩墩扔到了对面叶光富的手上(假设叶光富的手位置不对)。 改变); 王亚平将装着水和油的瓶子摇晃了几下,使水和油混合均匀。 关于上述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和空间站之间是通过电磁波连接的
B.冰墩墩在空中飞行时,以匀速直线运动。
C.水和油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初中物理实验仪器,表明分子不断地无规则运动
D.冰盾盾离开王亚平的手进入太空舱后,惯性保持不变。
4. 如图所示为中国空间站的天河核心舱。 核心舱里传来:“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随着陀螺的不断转动,我们从神舟十号任务就进入了空间站时代。欢迎来到天空课堂!”小花兴奋地喊道:“那是航天员老师的声音。”王亚平。” 小花听声音就知道是王亚平的声音()
A. 响度不同 B. 音高不同
C。 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5、在天空课堂第二课的直播中,我们看到冰墩被抛出核心舱后,就按照原来的方向匀速前进。 从地面观察,下列关于冰块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运动状态不变
B、合力不为零
C.惯性比地球大初中物理实验仪器,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D.运动不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6. 如图所示,在天空课堂,王老师进行了“液桥”实验。 我们观察到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二为一。 这是因为 ()
A.水分子不断无规律地运动
B、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C、水有粘性
D.太空中的水没有压力
7、2021年12月9日,被誉为最硬核直播课堂的“天宫课堂”举办首届天空课堂。 下图是宇航员王亚平演示水球如何变得直立和倒立。 下列答案错误的是()
A.倒立的水球看起来像投影仪的原理
B.倒像实像
C.正立像虚像
D.一个大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8、天宫教室里,王亚平向大水气球中间注入了一个气泡,如图A; 透过水气球,可以看到她的两幅图像,一幅是正立的缩小像,一幅是倒立的缩小像,如图B所示。如图C所示,为了解释这些图像的形成两张图,张老师画了一个示意图,如图C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间的气泡相当于放大镜
B.中间部分相当于两个凹透镜
C.水球的上部不能形成完整的图像
D、倒立像是虚像
9、在“天宫课堂”,宇航员王亚平制作了水气球。 透过水气球可以看到图像(图A)。 将气体注入水气球中,在水气球的中心形成气泡。 结果,两个人形同时形成(图B)。 。 关于图B中两幅图像的形成原因,下列哪种解释是正确的()
A.凸透镜仅形成正立虚像
B、凸透镜只能形成倒立的实像
C.正立的虚像和倒立的实像都是由凸透镜形成的
D.正立的虚像和倒立的实像都不是由凸透镜形成的
10、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始。 时隔8年,中国航天员再次上太空讲学。 王亚萍在太空教学时,当她的脸距离水球中心30厘米时,可以看到如图所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A.30cm B. 7厘米
C。 15cm D. 45厘米
11、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天宫课堂”太空教学时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内的设备仪器质量不会改变
B.可以用天平测量空间站中物体的质量
C. 不能使用弹簧拉紧器在空间站内锻炼
D.弹簧测力计可用于测量空间站内物体的重力
12. “天宫课堂”第一课在我国空间站正式上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间站内,三名宇航员可以直接通话
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通过声波传回地球
C.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声带振动的结果
D.精彩的实验引起了学生们的阵阵欢呼。 这里的“高”是指响度。
13. 在“天宫课堂”第二课的天地互动问答环节,有学生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空间站流泪是什么感觉? 由于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在空间站哭泣时不会体现以下哪一个成语( )
A.泪流满面 B.泪如雨下
C。 眼含泪水 D. 眼含泪水
14、2022年3月28日,北京四中的学生们非常高兴。 同学们收到了来自太空的航天员王亚平的回信和祝福。 就在几天前,王亚平老师在天宫教室的微重力环境下进行了“太空抛物线实验”。 她扔出冰块后,冰块就飞向了对面的叶光福老师。 如图所示,虚线OA、OB、OC分别代表三个运动轨迹。 其中,能够正确反映冰墩墩运动轨迹的是(可选“OA”、“OB”或“OC”)。
15、“天空课堂”将于2021年12月9日启动。学生观看直播电视时,电视接收到的信号是通过电力传播的。 当信号传播时,通信卫星上的“翅膀”提供电能。 “翅膀”在发电时使用能量。 这种能量是通过核转变产生的(填写“分裂”或“聚集”)。
16、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为全国中小学生送上“天宫课堂”。 她在失重环境下将一个气泡注入一个大水气球中间,气泡在水气球中(填写“接收/不接收”)产生浮力的作用; 我国空间站发射入轨后,可以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长时间在轨道上运行,因为它有。
17. 在“天宫课堂”里,细心的学生发现,空间站内部有很多固定的把手。 如此设计的原因之一是,当宇航员想要前往舱内的某个位置时,只需迈出一步,就能直线到达。 如果到达目的地时不抓住把手,继续前进就会撞到舱壁。
18、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课。 这是时隔8年,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教学。 图为航天员王亚平演示水气球成像。 水气球中形成的图像被倒置、缩小(可选“实像”或“虚像”)、(可选“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原理是一样的; 如果王亚平的头离开水球,水球中图像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
19. 如图所示,《天宫课堂》第二课,在“液桥”实验中,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二为一,说明分子间分子的存在; 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约10cm长的液桥。 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液桥的长度会(可选“变长”或“变短”)由于 的影响。
20. 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泡腾片放入悬浮的水球中。 过了一会儿,水球中出现了气泡(如图),使得水球的体积不断增大。 当水球达到最大尺寸时,水球的质量为(不计算气体的质量),密度为(填写“变大”、“不变”或“变小” )。
21、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用沾有晶核的发根去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球,液球很快变成了“冰球”。用手摸一下,“曲棍球”其实是温热的。 这是因为
22。 如图所示,在“液桥”实验中,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二为一,说明分子间分子的存在; 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约10cm长的液桥。 如果在地面上完成实验时,液桥的长度会(可选“变长”或“变短”)由于 的影响。
23。 在“水油分离”实验中,王亚平将装有水和油的瓶子摇晃了几次,水和油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这种现象(选择“可以”或“不能”)说明分子可以不停地做随机运动。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里将乒乓球放入一杯水中。 乒乓球放手后保持静止,如图B所示。乒乓球(可选“接收”或“不接收”)浮力;
24。 “天宫课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下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1) 在两个液桥板上各挤一个水球。 水球合并后,逐渐增大液桥板之间的距离,在两块液桥板之间构筑起美丽的液桥。 两个水球能够融合的事实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质量(可选“吸引”或“排斥”),并且液桥处于失重状态(可选“是”或“否”)。 光通过液桥的速度(可选“大于”、“小于”或“等于”)和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2)地面班学生将水和油均匀地放入瓶子中,放在水平桌子上。 水和油逐渐分层。 油在上层是因为油的密度较高(选择“大”或“小”),分层过程中瓶内液体的重力势能(可选“增加”、“减少”或“不变”);
======^_^(* ̄︶ ̄)========
【全文电子版下载】
天宫课堂中考物理.pdf
======^_^(* ̄︶ ̄)========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B 6B 7A
8B 9B 10B 11A 12B 13B
14 产妇。
15 电磁波太阳聚变
16 不受惯性影响
17惯性
18小型实像相机
19 重力缩短重力
20 保持不变,变小
21 凝固放热
22重力缩短了重力
23 情不自禁地受到影响
24(1) 重力比(2) 减少得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