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孔子诞生日丁酉年9月11日,庚寅年2568年
耶稣 2017 年 10 月 30 日
万圣节到了。 我们来谈谈万圣节吧。
两年前的万圣节万圣节是怎么过的,我碰巧在上海演讲。 讲座的主题是讲很多我们认为晚清才出现的现代事物。 其实早在宋代就已经存在了,比如城市公共消防、城市公园等。 那天有朋友问:宋朝有万圣节吗? 我说:当然。
什么? 宋朝人也过万圣节?
是的。 不过,这里的“万圣节”需要加引号。 但他们节日的性质和形式确实很相似。
我说的是宋朝的傩风俗。
其实,所谓万圣节是傩俗的一种。 众多民族中,有傩风俗。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认为,人间的疾病和灾难都是邪灵造成的。 因此,他们会在特定的日子戴上面具,举行盛大的傩仪式,以驱除邪灵。 这是大诺。 据《周礼》记载,傩礼在周代就被列入国家祭祀仪式。 类似的傩仪式在不同的文明中都出现过。 民俗学家发现,希腊文明、奥地利“佩西特”民俗、印度习俗中都存在傩习俗。 万圣节的历史起源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之前爱尔兰原始凯尔特部落的驱鬼习俗。
这些不同文明的傩傩仪式高度相似。 首先,驱逐傩的时间是在新旧岁月之交。 例如,希腊的傩仪式在1月6日至7日举行。 中国汉族的傩礼一般在腊月十二和除夕夜举行。 在西方社会,它在十月举行。 31日是万圣节,因为爱尔兰的祖先相信这一天是一年的结束。 其次,在进行驱魔仪式时,必须戴上妖怪或鬼魂的面具。 第三,驱邪的目的是吓走邪灵。
问题在于,如今的万圣节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宗教色彩,逐渐演变成了世俗化、城市化、商业化的狂欢节。 难道宋代的大诺也是世俗的、都市的、商业的狂欢吗? 这是真的。
南宋有一首《关诺》诗,其中有几句描写:“夜叉,毛茸茸的头,铁骨花,赭色的衣服,青色的脸,眼睛喷火。早期的少女,跪着像羊一样站着,红衣少女,青筋胡须男子手握蒲剑,罩着芭蕉扇。 说的是宋代民间傩戏:人们带着妖魔鬼怪的面具,纷纷出门。 有眼欲喷火的夜叉,也有跪地哭泣的羊脸。 鬼中有站着的猪脸鬼、持蕉扇的女鬼、持剑的老人。 如果忽略历史背景,用这些诗句来形容今天的万圣节狂欢“群魔之舞”是相当准确的。
当然,这只是“相似”。 接下来我们看看“精神上的相似之处”。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汴京的傩风俗:“自此日(腊月),有贫民三五成群,扮女装鬼,敲锣打鼓,巡街。上门要钱,叫‘打夜熊’,也是一种驱邪的方法。” 《孟良录》还记载了杭州傩风俗:“从此,每逢腊月,街上就会有穷苦人,三五人为一队,冒充神鬼,他们以、钟馗、小梅等,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讨钱,俗称“打夜虎”,也有赶走傩的意思。 陈元良《岁氏广记》中也记载:“元旦,制作面具,或制作鬼神,或化作孩童,或在门楣上旋转,以驱鬼以遮面,或者给孩子们玩。”
——你看,宋代城市里的傩风俗,和今天西方民间的万圣节之夜孩子们戴着面具挨家挨户讨要糖果或者互相玩耍的习俗很相似。
朱熹在《论语》评论“乡傩”时也说:“傩虽古礼,而近于戏”。 “戏”字概括了宋代乡村傩的突出特点和内在精神。 宋代的傩俗,沿着娱乐化、世俗化的方向演变,越来越像今天的万圣节。
(宋代人们庆祝“万圣节”)
今天的万圣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 宋代的傩戏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每当除夕夜上演傩戏时,孩子们总是跟着观看。 苏轼在《除夕》诗中写道:“鞭炮惊邻邻鬼,驱走傩童”。 陆游还写了一首《除夕》诗:“太西的孩子比我还疯狂,乡村的傩人虽然丑陋,但仍然值得欣赏。”
不仅如此,诺面具还成为儿童玩具产品出现在市场上。 孩子们模仿大人的驱魔仪式,戴着傩面具嬉笑玩耍。 宋代小说《一建志》中有一个短篇故事:“德兴县上乡建村人程氏,长年狩猎,家产丰厚。租房子,他搬到了县城,恰逢尘土市场有活动,摇着小鼓卖戏脸谱的人,会买六个分给孙子们,孙子们高兴极了万圣节是怎么过的,戴着在戏堂里。 ”。 此前引用的《岁月广记》也称,在除夕这一天,人们会购买玩具给“孩子们玩”。 这与今天的孩子们庆祝万圣节没有什么不同。
显然,当历史发展到宋代时,由于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城市化、商业化,古傩习俗开始与商业社会、城市生活融合,并演变为一种高度世俗化的公民娱乐形式。
不过,宋代民间傩礼一般在腊月二或除夕举行,与今天的万圣节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