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考试,老师震惊了,却看到了他求真务实的一面和孩子内心坚韧的毅力;
学校的因材施教和父母的教育智慧,让他在自己“独特”的成长道路上越走越开心;
一部手机再一次衡量了他的自律和坚持。
胡辰源(中)回到母校并与老师合影
近日,第22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胡晨元回到母校谈风小学看望恩师。 在聊起他的奋斗过程中,记者发现他的成功经验可以被很多人学习,而秘诀就在于“兴趣和努力”。
■参加国际比赛,
这个尖子生也会紧张
据悉,今年举行的第22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上,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进行线上角逐,共评出11枚金牌、13枚银牌、34枚铜牌。
由于本次比赛奖牌数量比往年少,所以竞争尤为激烈。
其校学生祝贺胡辰源获奖
作为舟山唯一参赛的学生,胡晨源捧回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
分享会结束后,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难忘的参与经历。
今年4月16日起,胡晨源等中国队球员进入南开大学进行封闭训练。 5月23日比赛开始后,他们将在南开大学参加线上比赛。 对于胡辰源来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与他平时的练习时间完全不同。 虽然他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精通各种解题技巧,但这还是他人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国际比赛。 尽管这次由于疫情的影响,比赛以线上比赛的形式进行,没有太大的直接面对对手的压力,但胡辰源仍然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紧张。
“平日里面对困难问题时,或许可以依靠外界的其他事物来缓解情绪,但封闭训练时,只能靠自己一点点调整自己的紧张情绪,或者用意志来调节情绪。”压制它,”他说。
胡辰源表示,自己战前状态调整得很好,真正走进考场时,感觉“轻松、释然”。
“当我看到试题时,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可以用‘中等’来形容。当我把试题一页一页地写下来时,我感到很有信心。” 他说:“除了实验考试中回答了一个问题外,我对‘利用多普勒效应研究未知运动’这题有点不确定,但总体感觉很好。”
5月31日,在第22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闭幕式上,主办方公布了获奖名单。 当听到自己获得金牌的消息时,胡辰源形容自己“还是有点兴奋,考前给自己定了一定的分数”。 下面设定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我觉得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我有机会了解更多元化的世界规则,接触更高层次的学科领域。相当于站在山上看更高的山。这种感觉类似于你抬头看地面的方式与过去完全不同。” 胡辰源说,当时他兴奋的同时,也有一种放下包袱后的轻松感。 短暂的比赛时间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学习旅程的开始。 目前,胡辰源已考入清华大学。
■全部结果
它只能来自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胡晨源为何能获得亚洲物理奥林匹克金牌? 他的学习秘诀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是很多人立即想要探究的。
“兴趣和努力。” 胡辰渊略一思考后给出了答案。 他解释道:“初中三年的学习期间,通过科学老师的培养,我逐渐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知识的一天天积累,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物理。它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世界有了新的视角。然而,追求知识的道路一定是艰辛的、枯燥的、孤独的,仅靠兴趣的支撑是走不了多远的。最终,我能达到什么职位,全靠你的毅力和努力。”
胡晨元回忆,高中一年级时,他第一次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当时的成绩无愧于浙江省一等奖。 或许,在别人眼中,这样的优异成绩值得欢呼,但胡辰源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在浙江省同组四名一等奖中,自己垫底,与他们相比相形见绌。 。 “那场比赛让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和更优秀的人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只能通过常人无法做到的努力来弥补,甚至寻求超越。” 结果,几乎所有的休息日都被浪费了。 陈远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课外的空闲时间全部都花在了比赛练习上。 高中三年,对于胡辰源来说,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也没有所谓的娱乐。 他的乐趣在于训练和学习,与家人一起吃饭是他最“奢侈”的放松方式。
从一名普通学生到国际物理奥赛、亚洲物理奥赛国家队成员,要经过省赛、全国总决赛、国家集训队考试的层层选拔。
高二时,胡晨源如愿进入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浙江赛区)省队。 遗憾的是,他在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决赛中落选,无缘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决赛国家集训队。 他郁闷了很长时间,承认“一度产生了放弃比赛的想法”。
“后来,在教练组的鼓励和指导下,我在夏季高考时重新燃起了斗志,抛开了过度的输赢忧虑,轻装上阵。” 胡辰源说,在古代,立下伟业的人,不只是那些非凡的人。 天才还必须有毅力。 所以,要想成功,首先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
■这位“竞技明星”的启蒙之路
你是怎么去的?
胡辰源是否有物理学天赋,其实不好说。 然而清华物理竞赛,在他的启蒙之路上,我们可以向他学习一些东西。
采访中,当被问及如何获得启蒙时,胡辰源回忆起母校潭风小学的“跳题”。 他说,上小学时,每次数学“跳题”综合能力比赛他都会积极参加。 “这是我小学时特别喜欢的竞赛,后来的学科竞赛可能和‘跳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胡辰源的小学老师于老师证实:“胡辰源每次参加‘跳题’综合能力比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于老师表示,潭风小学的“跳题”综合能力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很有帮助。 事实上,多年来,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觉得“跳题”对于启发思维、开发智力很有帮助。
在与同学们的分享和交流中,胡晨源也提供了很多学习方法和经验。
“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无论题目是难还是简单,一定要认真对待,要有仪式感。比如作图的认真程度、草稿的工整程度等。” ,甚至桌面的干净程度对于做题的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准确率其实也是有影响的,认真的态度和干净的环境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错误。” 胡辰源表示,他会把每一次练习卷和作业当作一次真正的考试。 看看它,衡量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辨别得失,汲取经验。 正是这种严谨的习惯,让他能够无所畏惧地应对各种重要的考试和比赛。 “实际上,我回答的问题数量不如同组的其他学生。如果不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我就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说。
作为一名优秀的理科生,胡晨源会偏向学术科目吗? 这是很多外人都想知道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但胡辰源用事实打破了理科生“重理轻文”的固有印象。 “虽然我参加的是科学竞赛,但我觉得中文和英文能力的培养特别关键,因为回答问题至少要听懂题目的意思,这方面考验的是你的中文水平。而且很多国际比赛都是英文的,虽然整个过程需要老师先翻译再答题,但是如果你英语水平不错的话,可以直接复习题目,这样在参加比赛的时候会更有优势。有了时间,你还可以轻松拓展外国文学的阅读范围,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老师眼里的他
一个有“个性”的学生
从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毕业,于老师亲眼看着胡辰远长高、长大。
胡晨元和小学老师余老师
“我记得很清楚,低年级的时候,其他同学下课后都跑到教室外面去玩,而胡辰源却一直在老师身边,有时帮助老师,有时提问,而且他还很爱笑。这大概就是他小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胡辰源一直是班里的免试生。 小学6年,胡辰源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从未懈怠。 但这位学习极其谨慎的优秀学生,有一次考试,作文得了零分。
于老师回忆:“本来是语文单元测试,作文题目是一次做饭的经历。全班同学交卷后,我发现胡辰源的作文是空白的。我就问那个时候的他,为什么不写呢。”
“我从来没有做饭,所以我不能说谎,所以我不会写。” 当时童心未泯的胡辰渊说道,十分坚定。
“那你一定见过你妈妈做饭。你可以想象自己做饭并写作文。” 于老师试图让他写下自己看到的过程,但胡辰源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于老师让他先回家尝试一下做饭,然后再补作文。
回家后,在母亲的帮助下,胡辰源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做饭,并在当晚完成了作文。
于老师说,从教20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做事如此遵守纪律的学生。
“胡辰源性格非常坚强,从小遇到困难从不退缩。” 她举了一个例子。 当她读小学五六年级时,班上几个学生家庭组团去广东旅游。 在火车上,一位家长问了一个操作问题。 其他学生尝试了几次,但没有找到答案就放弃了。 只有胡辰源,在喧闹的车厢里,一个人低着头,默默地学习,非常无私地沉浸其中。 当他即将到达目的地时,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胡辰源向低年级学生传授学习心得
■因材施教,
找到适合您孩子的教育方法
胡辰源的成就不仅归功于他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更离不开老师和父母的教育和鼓励。
余老师说,在教育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水平、认知方式和认知结构。 这时,老师就需要做一个“细心的人”,看到每个学生擅长的学习方法和特点。 不同的优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分数,而应该采用听、说、读、写等多种方法,调动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老师表示,对于像胡晨媛这样有想法、有个性的孩子,她一直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原则。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是老师,家长也需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学习能力,提供不同的教学。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必须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导孩子。”以欣赏的视角来教导他们。善待他们。” 她说清华物理竞赛,这一点在胡辰源的母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位非常明智的母亲,我几乎没有听说过胡辰源被妈妈批评、责骂过。即使孩子不懂事,妈妈也一直在沟通”对待孩子非常温柔、平等,值得称赞。”
优秀的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一定要信任孩子。 小学毕业后,胡晨源开始住校学习。 胡辰源的母亲唯一担心的就是儿子的生命。 她不担心他的学业。 “他一直很自觉,无论是看书还是做作业,都不需要我们监督。没有我们独立生活,我担心他吃不好、睡不好。出发前一天晚上,我真的一晚上都睡不着。”
当儿子背上书包,拎着沉重的行李箱时,她真切地感觉到儿子长大了。
为了方便与家人联系,父母给他配备了手机。 “整个初中、高中,手机对他来说就是一个通讯工具。” 胡辰媛的母亲告诉记者。 记得胡辰源拿到手机后,立即卸载了手机自带的游戏软件、视频软件等。 。 谈及儿子取得的成绩,她表示,除了孩子们自己的努力之外,还应该感谢老师们的指导和培养。 从高一第一学期开始,儿子的考试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 从那以后,他的成绩一直非常稳定。 他以清华大学为目标,一步步向前迈进。
高三的时候,他提前考入了清华大学,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今年9月,胡辰源即将进入清华大学,向着美好的未来出发。 他表示,这是人生又一个新的旅程,他一定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