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正文:
我叫董宇哲,来自清华大学车辆工程系。 2012年我以689分考入清华大学,从校第300名到全省第34名,我用三年时间演绎了一匹高考黑马的发展历程。 接下来,就按照我的话来看看高考黑马是如何炼成的。
片段1
2009年9月,我告别家乡,来到距家250公里的衡水中学,继续我的高中生活。
或许是因为想在高中拥有更多与别人不一样的记忆,开学三个月后,我报名参加了奥数竞赛。 学习奥数意味着我会比别人多一条通向自己喜欢的大学的道路,但也意味着我会比别人有更多的学习任务,因为相比高考课程,奥数更适合我的天赋。 对于那些不那么聪明的人来说,他们必须更加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事情的发展几乎如我所料。 整个学期,我勉强能保持在第100名之内,最好的也只是第86名。 然而,在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历史性地考上了一年级。 15、没想到,这次考试,居然开始了我戏剧性的两年“屌丝”逆袭之旅。
片段2
高二上学期,或许是还没有从上次十五年级的甜蜜中回过神来,又或许是高估了自己的坚强,我做出了一个脑残的决定:看一直都是奥运会。 恰巧当时课堂上学的数学是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中最难的部分。
然而,我选择在这个最需要练习的部分偷懒。 再加上那段时间我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急躁。 15天后的考试中,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考场里什么是尴尬。 数学六大方面有四道题我不知道怎么写,最后没办法只能留空。 我想评卷的老师看到卷子一定会很困惑这个学生是怎么走进考场的。
结果,67分,一个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分数,摆在了我的面前。 我一下子就成了数学老师所说的“淘汰”对象(数学老师的目标是淘汰两位数)。 另外,物理也惨遭全班垫底,我一下子从15级掉到了768级。
片段3
庆幸的是,我一直坚信的一条信条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反正这又不是高考,所以无所谓。”
失败后,我迅速调整,逐渐从700回到了之前的水平。但由于奥赛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我的时间分配不完美,我的成绩排名再也没有回到年级前列。 五十,但是三四百人的地方我还是会继续去。 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奥赛是我当时的主旋律。
片段4
因为数学联赛考试将于高三十月开始,高二是奥数学习最重要的一年,用老师的话说,也应该是成绩最好的一年。
高中熟悉了半年多,我终于体会到了暑假期间奥数生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假期这么少。
衡中的暑假分为两部分,一是高考期间,二是七月底。 然而35天的假期到了我们手里就变成了可怜的7天。
高考一结束,高中生们还没有完成学业,我们就已经回到了校园,开始了奥赛训练。 赛前,我们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封闭训练,完全离开原来的班级,进行奥赛专项训练。 火车。
奥数的生活很艰苦。 很多时候,听教授的讲座和听圣经没有什么区别。 我必须快速写下来,然后在课后用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它。 当我遇到不会的问题时,需要一个小时甚至几分钟。 我年轻时没有想法,只能咬笔的情况并不少见。 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交卷的时候,四道二试题只能写出一个答案。
人们从一开始就不断的放弃,而且因为奥数的成绩从来都不是很好,所以我在备考奥数的时候就有了放弃的想法。 我也感到迷茫和迷茫,但为了心中的理想,我坚持了下来。 今天回望过去,为奥数梦而奋斗的经历,依然给我的高中留下了不一样的色彩。
片段5
然而,对于当时高三的我来说,这段经历并不那么甜蜜。 奥赛训练用了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 当我重回高考战场时,我第一次考试就获得了1500+的名次,奥赛只获得了二等奖。 这意味着我之前无数次幻想过的离别只能出现在梦里。
更糟糕的是,我根本没有为接下来的两次考试进行调整。 我的成绩排名连前500名都进不了。 这直接宣告我没有资格获得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名额。 当我的自荐信也被拒绝的时候。 当北大拒绝我的时候,我知道我的清华北大梦想可能要通过我的裸考来实现。 当时我的成绩不佳,让我把这个梦想深深埋藏在心底,不敢向任何人提起。 但当其他学校的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时,我默默地选择了拒绝。
在当时的环境下,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学生最终会考入清华大学。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是一个孤独的梦想守望者,一点一点地填补自己知识上的所有漏洞,然后平静地走向可能改变我人生轨迹的考试。 也许是我的乐观感动了考官。 高考成为我最成功的一套试卷。 我也从学校第200名、第300名跃升至全省第34名,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片段6
回顾我三年戏剧性的“黑马成长历程”,不得不说,乐观的心态和对梦想近乎痴迷的坚持,是我一飞冲天最重要的助推器。
大四下学期第一次考试,我只取得了年级第866名。 虽然恒中确实不错,但第866名也足以让我告别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了。 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我绝对不会进入年级前100名。
要知道,每年通过录取方式考入清华的恒中理科生只有四十名。 即使在清华、北大的希望之星展板上,我的名字也只是偶尔出现在最后一栏,造成这种尴尬。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综合科学。 毫不夸张地说,我的语文、数学等三科总成绩早已经达到了清华的要求,但我的综合理科、综合学习却始终拖着我的后腿。 从周三考试到每周考试再到调查考试,都有大大小小的考试。 我参加了近40次考试,从来没有考过260分。从250分到259分,我都通过了。在比黄金还贵的理科综合选拔中,我只全对一次。
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总是用类似于阿Q的乐观来安慰自己:没关系,这不是高考。 看看我的最后一张。 高考前的每一次考试的目的都是为了弥补我们知识上的空白。 暴露的漏洞越多,最后留下的漏洞就越少。 你高考前的所有成绩不会对你最终的大学方向产生影响。
每天早上跑步锻炼时,我都会在进教室前对着太阳说“今天是全新的一天”。 虽然不像一些复习生边跑边喊“我要上清华”那么豪迈高三下学期逆袭,但其实也能起到作用。 给自己打气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对自己的梦想也很执着。 我很庆幸我没有让我的梦想消失,即使我排名第866位,即使没有人看好,即使没有一分加分或者一分下降,我依然坚持我的梦想清华大学。 我什至放弃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入学资格,只是为了不让我的梦想落空。 正是有了这两件法宝,我才终于可以完成梦想。 逆袭的壮举。
片段7
如今,我已经跨过了高考的独木桥,坐在无数人向往的清华大学花园里,与无数院士、中国同龄人一起继续我的求学之旅。
在这里,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杰出人物,形形色色的伟人,有的学分最大化,有的文化体育出类拔萃高三下学期逆袭,有的既擅长科学研究又擅长社会工作。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那些老师教授也都知识渊博。 每堂课甚至每一次谈话都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我上大学的时候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高考通过后我就不会那么累了。 但当我真正来到大学后,我才发现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大学里没有人会强迫你再学习任何东西。 只是相反,你需要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需要有足够的控制力来抵御外界的各种诱惑。 这里比高中更需要你远大的理想,因为只要你对理想足够坚持,也许就能把它变成现实。
片段8
最后,让我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如果上帝没有给你你想要的,那是因为他想给你更好的东西。 只要你虔诚地对待自己的梦想,不放弃自己的努力,相信你也能完成自己的“黑马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