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实验学校王立华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非常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有效练习是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有效练习的设计直接影响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常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中学生技能方法的产生、基础知识的牢靠把握,不是听下来的,而是练下来的。课堂练习目的:(1)检验中学生把握新知识的程度,便于在课上及时解决;(2)及时让中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新知识,并产生一定的技能;(3)反馈班主任在讲课过程中的疏漏和遗漏,有助于班主任反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上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独立练习,在练习中加大对定律、定义、公式、法则的理解,在练习中把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练习中把握解题规律与方法,尤其是当堂练习能起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拓展提高的作用,其实有效高质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提升教学效率
二、研究内容:
1、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性: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能使全体中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能考虑中学生的个体差别。在设计习题时,应注意精选习题,不搞“一刀切”,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以适应不同水平的中学生,给中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朋友都有机会获得充足的成功体验。
2、课堂练习要重视屈从教材: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必须屈从于一定的载体,在一定的情景中渗透。这个载体指的就是创新素材,也叫创新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目标,从中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紧靠中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从教材中找寻课堂练习点,灵活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开放型练习题。
3、设计数学课堂练习要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课堂练习是推动中学生思维发展,培养中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中学生在练习中,对于一个问题、所求的答案常常不与别人相同,总有新看法、新设计,表现得很奇特,这就属于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这些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与基础。设计开放性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有利于推动中学生积极思索,激活思路,能从不同方向去夺回最佳的习题策略。
三、研究步骤及方式:
第一阶段:2014年10月-11月,学习把握相关理论,产生明晰的课题意识,完成研究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重点收集和学习关于课堂练习的理论,总结出切合自己实际的理论与技巧,用理论指导实践。
第二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1月,全面展开研究,分别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用前一阶段把握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来不断建立和改进,产生初步的方式,同时搜集研究材料,为之后的研究做打算。
第三阶段:2015年2月—2015年6月,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反思,收集材料,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四、预期成效和成果:
在研究中摸索方式,应用在教学中,并产生相应的书面材料。
1、教育随笔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依据所研究课题,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总结积累案例与理论,推进理论,产生体系。
2、教学反省,运用所积累的理论指导实际,不断反省不足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丰富理论研究。
3、研究日志,结合自己的研究过程,阶段性的不定期的完成教研博客,也可以和其他老师们分享理论成果。
4、形成结题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五、本课题研究人员
主持人:王立华
研究人员:赵辉
201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