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5年04月27日 15:49 星期日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初中物理 > 课件教案 > 正文

初中物理《透明及其应用》全章教学设计分享(2)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陈老师 时间:2017-11-25 点击量:

        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的结构:  镜头……凸透镜
                           胶卷……
                           快门……
           图3.2-1示
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0分钟)
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结构:图3.2-4示
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际是一个凸透镜
   怎样使用?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 完成课本练习。
2、 写出照相的一些技巧。
教学后记:
          考虑二个问题:如何讲解结构、原理时具体化?
                        如何连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l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
l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l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l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l 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试验。
重、难点:
1、 试验的过程。
2、 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器材:
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2、 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
3、 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     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学生猜想……(引导“可能与距离有关)
1、演示试验:如图示
 
           F        F
有关概念:
    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焦距: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注意事项: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2、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
(1) 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
(2) 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
(3) 要找出不成像的区域。
(4) 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对照电脑模拟)
物距   像距  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u=2f        
f<u<2f        
  u<f        
4、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打赏本站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